兰州旅游景点现状调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州旅游景点现状调查

兰州旅游景点的现状调查 (兰州五十一中学 王晰斓 何亚男 730000) 【摘要】:该文是一篇关于兰州市几个典型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污染问题调查报告,全文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简介;第二部分介绍了兰州市区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划和历史演变;第三部分主要景点介绍;第四部分分析造成旅游景点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第五部分并提出了改善旅游景点环境的可行性建议。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望也越来越迫切,但在景区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环境问题。如废弃的塑料袋、饮料瓶、没吃完的食品等随处可见等。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 【关键词】:兰州 旅游景点 现状 调查 建议 一、调查的目的、方法和过程简介 今年8月6日至10日,为了了解兰州旅游景区的环境污染情况,我们对五泉山、白塔山、徐家山、黄河风情线等自然旅游景点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对游客、商贩及工作人员也分别作了调查进行口头问答式调查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调查表200份。经归纳,大约95%以上的被调查者对环境表示很不满意,集中在:1、景区环境卫生较差。2、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素质差。3、游客素质不高,乱扔乱画常有发生。4、景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约有30%的左右的游客认为对景区的宣传力度不够,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 二、兰州市区的自然地理、行政区划和历史演变 1、自然地理和行政区划 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处在东经102°30-104°30、北纬35°5-38°之间,市区南北群山对峙,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依山傍水,平均海拔1500多米,具有盆地城市的特征。兰州是黄河上游重要的经济中心和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的支撑点和辐射源,是我国东中部地区联系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大西北的交通通信枢纽。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货运站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集配箱转运中心。兰州属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1.2℃,年均降水量327mm,日照年均2400多小时,无霜期180天。全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个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个县。土地面积为13085.6平方公里,市域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0多万人,其中,少数民族55个,近16万人,排在前十位的少数民族依次为:回族、东乡族、藏族、满族、蒙古族、土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壮族、苗族。 2、历史演变 3、兰州市的旅游资源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可沿滨河路绿色长廊欣赏黄河雄姿、水车园、黄河母亲雕像、中山铁桥,并参观白塔山、省博物馆、五泉山、兰山公园等景点,郊县有兴隆山、鲁土司衙门、吐鲁沟、引大入秦工程等景点。游客来兰州,也可中转去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青海塔尔寺及天水麦积山等景点旅游。兰州市交通相对便利,中川机场辟有通往全国主要城市的二十多条航线;312等四条国道穿境而过; 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兰州旅游接待设施与服务已配套成龙,现有全市拥有星级饭店54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8家,三星级25家,二星级18家,一星级2家)。国际旅游社11家,国内旅游社32家,旅游车船公司3家,定点旅游商店15家,形成了完整的旅游接待网络。现已开放的旅游景区(点)64处,其中A级旅游景区16家(4A级4家,3A级4家,2A级8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2.8万人,间接从事旅游人数达15万多人。 兰州文化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发展,大力实施兰州大旅游圈战略,将文化旅游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战略举措, 2010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8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8%入境旅游人数3.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8%。国内旅游收入62.8亿元,比上年增长69.7%,文化旅游业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二五”期间兰州市将努力按照国家把甘肃建成文化大省的要求,充分发挥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俗文化交融的优势,以黄河为载体和平台,凸显“黄河明珠、山水城市、丝路重镇、水车之都”的城市形象,把兰州建成丝绸之路精品旅游节点城市、西北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和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重点建设黄河文化主题公园,加快开发八路军办事处、兰州战役纪念场馆,改造、提升五泉山、兰山、白塔山、金城关、兰州碑林,形成黄河风情线骨干景区,力争年接待游客过百万。做大做强《大梦敦煌》、《丝路花雨》等代表性文化精品,精心创作《黄河魂》等文化旅游演出剧目,积极挖掘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加大彩陶复制、黄河奇石、微雕葫芦、黄河水车、特色景观工艺品等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加快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建设速度,扩大规模,提高层次,培育主流产品和特色服务,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