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练习之表达方法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赣州三中 易少彬 习题讲解 阅读下面一首唐人七绝,回答问题 观 祈 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试问: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突出的 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慧眼识题 提问方式: 这首诗(或哪一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1)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2)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3)这首诗写法上有何特点?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的? 解题秘籍 答题三步骤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分析) ③?此手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作用,主旨) 实战演练 ?1.(08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 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说出这首诗表现手法并加以分析。 本诗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归纳总结 1.诗歌鉴赏三环节:读懂诗歌——审清题意——规范答题。 2.答题三步骤:准确指出诗句运用了什么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是怎样运用这一手法的——运用这一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或起到了什么效果。 谢 谢!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最快的船—— 最害羞的人—— 最多的愁—— 最消瘦的人—— 最憔悴的人—— 最忧愁的人—— 眼力最差的人—— 最深的情—— 最高的楼—— 最大的瀑布—— 架子最大的人—— 智慧填诗 古诗词表达技巧 3.表达方式 1.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寓情于事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借典抒情 托物言志 比喻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夸张 借代 设问 用典 顶真等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赋比兴,抑扬,对比,联想,衬托(正、 反衬) 描写类 抒情类 间接抒情 2.修辞方法 动静,虚实,侧面烘托,细节描写,白描,乐景衬哀情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⑵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⑶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⑸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⑹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⑺荷花娇欲语,愁煞荡舟人。 比喻,对偶 典故 双关对偶拟人 设问 拟人 借代,对比 夸张 小 试 牛 刀 古诗词表达技巧 3.表达方式 1.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 寓情于事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借典抒情 托物言志 比喻 比拟(拟人拟物)对偶 夸张 借代 设问 用典 顶真等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赋比兴,抑扬,对比,联想,衬托(正、 反衬) 描写类 抒情类 间接抒情 2.修辞方法 动静,虚实,侧面烘托,细节描写,白描,乐景衬哀情 示范讲解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该诗主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