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乡愁:台湾流行文化地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春的乡愁:台湾流行文化地图.doc

青春的乡愁:台湾流行文化地图   邓丽君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开在春风里。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   伴随着邓丽君小姐的甜美歌声,“台风”徐徐越过海峡,刮到大陆。我们的耳朵,那时刚从充满暴力色彩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中解放出来,邓丽君那甜美的歌声,唤醒了我们对爱的渴望,满足了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一代人的情感饥渴。扛着“半砖头式”收录机放邓丽君的磁带,是解冻年代最流行的街头文化。   尽管被批评为“靡靡之音”,但邓丽君的歌声已经与“伤痕文学”、“朦胧诗”一起,成为那个时代最深刻的文化记忆。美国《排行榜》音乐杂志评论说,邓丽君使海峡两岸在七十年至八十年代就做到文化上的统一。         叶佳修   这个名字似乎有些陌生,但他创作的《外婆的澎湖湾》、《赤足走在田埂上》、《乡间小路》、《踏着夕阳归去》,却是一代人的乡愁。外婆的澎湖湾、黄昏的小路、暮归的老牛、悠扬的蛙鸣、袅袅的炊烟、牧童的歌声、晚霞的衣裳、吹响的短笛、成串的笑语……带着我们走回童年时光,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中国最优美的乡村情调,除了唐诗宋词,大概就要数叶佳修的“台湾校园歌曲”了。   对于刚从“文革”走过来的心有余悸的大陆人来说,“台湾校园歌曲”驱散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惊恐、仇恨以及怀疑的阴影,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纯朴与美好,以及生活的诗意。叶佳修后来回忆说:“八十年代我去美国巡回演出,在街头看到了我的专辑,但不是我唱的,也不是台湾歌手唱的,而是哈尔滨的一个歌手唱的,有十几个版本,这时我才知道自己在大陆很受欢迎。”      琼瑶   如果说邓丽君是以歌声为我们进行了爱情的启蒙,那么,琼瑶则是以小说的形式为我们进行了爱情的普及教育。《一帘幽梦》、《庭院深深》、《在水一方》、《我是一片云》、《几度夕阳红》、《雁儿在林梢》、《心有千千结》、《聚散两依依》、《月朦胧鸟朦胧》……那如歌如梦的爱情故事,曾令多少少男少女如痴如醉、夜不能寐。据说在八十年代,至少有20个以上的出版社同时出版琼瑶的言情小说。男女约会的时候,问到对方最近看什么书,女的说《我是一片云》,男的说《几度夕阳红》。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琼瑶的言情小说逐渐降温,但琼瑶版电视连续剧却进入高潮:这个频道是《婉君》,那个频道是《雪珂》,再换一个频道又是《青青河边草》……直到21世纪以来的《还珠格格》、《情深深雨蒙蒙》,琼瑶阿姨的影响达到了巅峰,捧出了继林青霞和刘雪华之后的第三代“瑶女郎”赵薇、林心如、范冰冰,真所谓“青山依旧在,几度‘琼瑶红’”。第二代“瑶女郎”刘雪华说:“现在韩剧那么风靡,其实琼瑶阿姨才是韩剧煽情套路的‘鼻祖’呢,她把人物的感情挖得很深,一个很简单的情节可以演三集,这种韩剧的成功手法,就是琼瑶剧开创的。”      三毛   三毛的名字,首先让我们想起她作词的那首《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还有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为了追寻梦中的“橄榄树”,三毛流浪远方,踏遍万水千山。她的《撒哈拉的故事》,她的流浪情结,她的波西米亚风格打扮,她的不羁,她的率真,她的洒脱,对当时的年轻人解放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流浪”甚至一度成为追求自由、实现自我价值的代名词。      柏杨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期,我们遇到了许多困惑和阻力。后来,我们终于在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中找到了答案。   据《丑陋的中国人》第一位大陆版责任编辑、原湖南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杨衡钟回忆,国内第一本《丑陋的中国人》在1986年9月出版后,不到两个月印刷90万册。随后花城出版社在一月内连续加印两次,总共印刷210万册。当年年底还有时事出版社和时代文艺出版社也先后出版了《丑陋的中国人》。      不过,就在《丑陋的中国人》风行大陆的时候,《光明日报》发表针对“柏杨热”的社论《中国人有能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称:“夜郎自大、闭关锁国曾使我们自食苦果,固然不足取;但是,枉自菲薄、自惭形秽、津津乐道中国人的所谓劣根性,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除了使人们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之外,又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鉴于激烈的社会争论,中国华侨出版社还在1989年专门出版了一本《〈丑陋的中国人〉风波》,选编了大陆作家学者对该书的各种评论文章,据说柏杨先生后来还把这本书拿到台湾出版,把书名改为《都是〈丑陋的中国人〉惹的祸》。      罗大佑   瘦削,冷峻,永远戴着一副墨镜,一个标准的“愤青”。   如果说邓丽君告诉了大陆人什么叫流行音乐,罗大佑那发自内心的呐喊则给流行音乐赋予了灵魂。从《之乎者也》、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