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第五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构成(必修2 ) 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认识 两尊佛像在服饰的不同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生活方式汉族化 ——改革影响 这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1)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矛盾得到缓和,巩固了封建统治。 2)加速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 3)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国家再次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改革的重大意义: 改革内容的实质 政权封建化、 少数民族经济农业化、 思想儒学化(汉化) 也是民族融合的实质 鲜卑族作为一个民族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使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文化、鲜卑语言很快消亡了,孝文帝是千古罪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我们应该将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下,结合其主要活动,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不能随意夸大和否定历史人物的作用,不能以偏概全 判断的标准: 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 2、对孝文帝改革我们应充分肯定,因为改革的目的是…… 从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其作用来看,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吸取了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先进文化,加速了…促进了…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在改革中孝文帝表现出了胆略和卓识。因此,对孝文帝的改革应该…孝文帝是杰出的… 1、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错在未从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不能从文或武,或某一民族的衰亡来评价 * * * 5、北魏孝文帝改革和民族融合 课程标准: 1.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一、鲜卑族拓跋部兴起与发展 1.西汉时发源于大兴安岭北部地区. 2.汉魏晋以来逐渐南迁,过游牧生活 3.386年拓跋圭建立魏国. 4.439年拓跋焘(太武帝)统一黄河流域. 二、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材料:改革前北魏政权的变化有:经济上, 从游牧生活转向农业定居生活。政治上: 任用汉人(太武帝任用汉人崔浩三次改变法 律),完善国家机构。思想上:北魏兴办太 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想一想:材料反映北魏改革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 的? 各方面落后于汉族;形成民族融合的趋势; 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 为什么要改革?又为什么能够改革? 材料:北魏的统治者太武帝热衷于打仗,一次在攻城时,曾写信给守城主将,约他出兵决战。信中大意说:我今所遗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 想一想: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情况?? 汉族等民族受到北魏统治者的压迫,军事上被迫充当士兵,民族矛盾尖锐。 阅读材料思考: 材料一: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对其他被统治民族业是如此。 材料二: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运曾这样介绍:“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1.民族矛盾尖锐; 2.残暴统治激起人民起义。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各地豪强地主聚族而居,纷纷以宗族乡党的形式,占据有利地势筑坞立堡,割据一方,武装自卫,从事生产,维持生存。这些豪强地主称为宗主,坞堡里的农民实际上是坞堡主控制的依附程度不等的农民,向坞堡主交纳地租,承担劳役和兵役。魏道武帝建立北魏政权时,为了取得各地宗主的支持,被迫承认宗主在地方上的势力和他们的政治经济权利,并任命他们为政府收纳地方租税,征发兵役、徭役。这种宗主督护制有许多弊端,宗主往往隐瞒户籍借此逃避赋役。 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有何危害? 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社会矛盾尖锐 材料: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 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 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 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 《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 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 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 其成也,不改一字”。 以上材料说明孝文帝在哪些方面的造诣? 孝文帝精通诸子百家、儒家经典,有深厚的 中国文化底蕴。 孝文帝 (467-499年) 北魏文成帝皇后文明皇后——冯太后 魏孝文帝五岁即位,掌权的是其祖母冯太后。冯太后出身于汉族,她对孝文帝寄予很大希望,对他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典籍。冯太后对孝文帝管教很严,她要求孝文帝身旁的内侍十天内要汇报一次孝文帝的表现,不汇报则加以责罚。正是在冯太后的精心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