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写作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PAGE \* MERGEFORMAT5 写作 有详有略 详略得当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中详略安排的意义,学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文案例和课堂写作实践的分析,明确文章详略得当能更好地表现中心意思这一重要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在写作中要关注材料的详略这一意识,并能很好地体现在自己的写作中,使之成为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 重点难点 1.重点 写作中详略安排的意义。 2.难点 课堂写作实践的完成与修改指导。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写作练习之前,我们先来轻松的了解这样一个故事。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这就是我们本堂作文课要训练的目标: 二、亮标 1、了解写作中详略安排的意义。 2、学习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地写人记事的方法。 三、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一:课文案例分析,明确详略安排的意义 (一)详略安排的意义 俗话说,红花还要绿叶扶,详写好比红花,略写好比绿叶。要使我们的文章美起来这两者都不能缺少。作文材料的详写与略写,都取??于文章的中心意思的需要。能够充分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要详写;与中心意思有关而又不能不写的材料(照顾到内容的连贯、文章结构的完整)要略写。所以,在具体的写作训练中,具体的谋篇布局的步骤是—定中心,二定选材内容,三定详写略写。 那么,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二)我们一起来回顾两篇学过的文章。一篇是刚刚学过的《枣核》,还有一篇是《始终眷恋着祖国》 1.《枣核》一文作者是通过记叙朋友要枣核、种枣核这样一件事,来表现海外游子依恋故土的情感。 (1)那么在这件事中作者详写了事件的哪些内容? 提示:作者详写旧时同窗在美国住地精心布置中国式花园,以及在花园中栽下家乡枣树的内容。 (2)有详有略 详略得当作者略写了事件中的哪些内容呢? 提示:作者略写的是“我”和这位老人的关系,老人托“我”带几颗枣核的事,以及老人在车站接他的情形等内容。 (3)在整个事件中能够体现出这位海外华人“依恋故土情结”这一中心的是哪些内容? 提示:作者详写的内容。即精心布置中国式花园、在花园中栽下家乡枣树的内容 2.学生回顾《始终眷恋着祖国》详略安排及作用。 可见在我们记叙一件事时,最能直接地、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内容就一定要详写。 (4)那作者略写的这些内容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枣核》不写略写内容我们就无法了解作者和朋友的关系,也不会明白这件事情来龙去脉。 可见,这些略写的内容在文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没有这些内容就可能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文章显得单调。 在一篇文章中,哪些地方应浓墨重彩细加叙述和描写,哪些地方只要一笔交代,这不是根据写作者掌握材料的多寡来决定的,也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的。确定哪些地方应详写,哪些地方要略写,这是有原则的。 简括地说: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 学生作文,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容易犯两种毛病: 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 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譬如不管与表现中心意思是否有关,总要有几句景物描写,有时甚至一写一大段。 这些都应提醒学生在写作中加以表现。 四、例文借鉴:本文记叙了一次乒乓球比赛,中心是竞赛的紧张、精彩。作者在记叙预赛、决赛时,是否平均用墨;写决赛是不是一一铺陈,局局铺叙。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