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件02
大跃进时期的漫画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人民公社社员列队下地生产 鼓足干劲加油干 放开肚皮吃饱饭 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同时苏联撤走专家,撕毁合同,停建项目,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加上三年自然灾害,广大人民生活状况不断下降,饥荒严重,食品紧缺。 三年困难时期(1959——1961) 三面红旗害死人啊!!!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文化大革命 时间: 1966—1976 影响: 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评价: 一场空前严重的政治经济浩劫…! 2.“左”倾错误恶性膨胀 ㈡、教训: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友情提供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 曲折发展 中国现代史 过渡时期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1949、10—1952、12) 三大改造和有计划经济建设时期 (53、1—56、1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时期 (1957、1—1966、5)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5—1976、10)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改革开放)时期(1976、10—— )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曲折发展时期 材料:1949年,中、美、苏三国在钢、原煤、原油方面产量对比。 中国钢产量占美国的0.2%,苏联的0.7%;原煤产量占美国的7.3%,苏联的13.6%原油产量占美国的0.02%,苏联的0.36%。 没有石油,没有重工业,连火柴甚至都没办法生产!而在全国人口中,几乎90%以上是文盲、半文盲,人均寿命也不过35岁!财富几乎被蒋介石集团洗劫一空,去了台湾! 就这么一个破破烂烂的中国,还没等建设,美国人就打上门来了 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那时,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这就是解放初期的基本国情。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大力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背景: (1)中国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2)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2、工业化提上日程 内容: “一化”、“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 1)政策: 时间:49~56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目的:为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优先发展重工业并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特点 实质 特点: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并举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实质:采用和平的方式,使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成就:见教材 影响 重点:重工业 2)“一五”计划的实施 时间:53~57 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2、工业化提上日程 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 重点 产业: 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 区域: 东北 “一五”计划成就 重型机械 飞机制造 武汉长江 大桥 粮食丰收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目的: 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性质:社会主义革命 3、实质:变革生产关系(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措施: ①对农业: 1953年,试办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土地仍是私有制);1955颁布…决议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土地是集体所有制)。 阶段:1953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高级国家资本主义) ②对手工业: 1953年推进手工业合作社运动,开始从供销入手,逐步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后来改变为一次性合作化的办法。 ③对资本主义工商业: 策略:利用,限制,改造 形式: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初级国家资本主义) 5、结果及意义: 56年底,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了私有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为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国家资本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于国家的性质。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资本主义是在无产阶级国家的管理之下的,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并受工人监督的经济。国家资本主义在中国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要之路”。现阶段,我国和外国资本家合作经营的企业也属于国家资本主义性质。 名词讲解 国家资本主义 三大改造完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