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悲凉荒诞的挽歌.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曲悲凉荒诞的挽歌.doc

一曲悲凉荒诞的挽歌   摘要:阎连科的《受活》是一本扎根于乡土的长篇小说,他力图创建一个自己精神的“桃花源”。是一部充满了激情的荒诞之作。它通过耙耧山脉一个残人村落――受活庄近百年的风雨历程向世人展示了一副农民的苦难史和乡土在拼命搭上“现代”这艘快船后的悲凉命运。本文试图通过对文本的梳理找出乡土在现代社会的不可能性和它无处可去的悲凉命运。   关键词:乡土;记年方式;方言土语;革命;金钱;悲凉;挽歌   一、乡土意识支配下的写作方式   阎连科是一个有着清醒的乡土意识的作家。在《受活》中乡土意识明显地体现在他的写作方式上。首先是记年方式,小说的时间按照我们沿用了几千年的农历来算。按照吉登斯的观点,“直到用机械钟测定时间的一致性与时间在社会组织中的一致性相适应以前,时间都一直是与空间(和地点)相联系的。时―空转换与现代性的扩张相一致,直到本世纪才得以完成。它的主要表征之一是日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标准化。每一个人现在都遵循着同样的计时体系。”1阎连科笔下的受活庄一直沿用了老中国几千年来的天干地支的记年方式。如果说全球标准化的计时方式代表了一种现代性的扩张,那么受活庄显然是不属于其中的。这是一个前现代的自在状态的村庄。时空观念代表着一种世界观,受活庄的人因为地势的偏远、生活的丰衣足食使得他们无需去山外寻找新的生存空间。自给自足的社会状态也使得时间对于他们而言没有太大的意义。这显然是阎连科的一个理想的桃花源。这里的时间也代表着一种“不知秦汉,无论魏晋”的与世隔绝。   第二,阎连科的乡土意识还体现在他对方言土语的自觉运用上。小说的题目“受活”本身就带着鲜明的乡土和地方色彩。方言是一个地区在漫长的时间历程中形成的通用于这个地方的日常用语。方言承载着的是这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说方言是这个地区区别于别的地区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同时方言也代表着一种身份认同。阎连科全篇小说大量地使用了河南耙耧地区的方言土语。作者在这里试图做出一种有意的区分。他要他笔下的这个地方与众不同,这些人穿着这里的衣服说着这里的土话世代生活在这个地方。为了怕读者不懂这些方言土语,阎连科用大篇大篇的絮言来加以解释。在这些絮言的解释中我们看到了那些特定的用语背后的受活庄的历史。   在这里我们看到阎连科试图用旧的记年方式和方言来构筑一个前现代的乡土社会。在小说写成的2003年以及发表的2004年,中国已经是一个走过了漫长的20世纪的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中国。随着全球化的飞速推进,现代化的浪潮席卷了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在这样一个语境之下,阎连科的这种前现代性社会的抒写就变得意味深长。他力图以一个前现代性社会的美好来唤起人们的思考,但是这种努力从他写作本身来讲多少有些力不从心。另外其实他也很清醒德清楚这样的一种前现代性的社会在今天是无法存在下去的。虽然小说的结尾作者让村庄又回归到了自在状态,但是我们每一个读者都明白这只是一种美丽的愿望。也正因为这种努力的无力,才更让我们看到了以“茅枝婆”为代表的对自在状态的追求是多么的悲凉。可以说《受活》是阎连科为乡土所唱的一曲悲凉的挽歌。如同茅枝婆寿衣上那个大大的“奠”字。   二、乡土与革命的博弈   小说分两条线来推进故事,明线通过县长柳鹰雀对村庄的改变来写,隐线则通过絮语中对那些特定词语的解释来揭示。明线代表着受活庄今天的发展,隐线则代表着受活庄的昨天。而昨天是和“茅枝婆”这个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受活庄自洪武至永乐年间的大迁徙成立至合作化之前都属于自在状态,地处三县交界又处大山深处是块没有官府涉及的净土,是茅枝婆打破了村庄长久以来的宁静。无论是对于村庄的命运还是茅枝婆的命运这都是一次惊天动地的大转折。   村庄首先接纳了从“红四”退下来的战士茅枝,村庄的自足和安宁对一出身便处于动乱中的茅枝而言无疑是块栖息的乐土。如果把茅枝看作受活庄第一个识字的启蒙人的话,乡土在这里以它的安宁和博大显示了对知识分子的同化力量。这种世代耕织安乐的清平生活和价值观吸引茅枝留在了受活庄,但是这种同化的力量显然很不彻底。对革命和未来新的国家的期盼显然是茅枝心里更大的力量,也是这种力量后来改变了村庄的无为状态。茅枝在经过几次三番的努力后以一个革命前辈的身份说服了同样是革命者的双槐县县长,使其将受活庄纳入了国家的管辖之下。   如果说茅枝婆是基于一个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期望才辛苦地将受活拉进了现代化的道路的话,那么对于受活庄而言,这样的方式无疑是一种粗暴的干涉。村庄在枪声中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乡土在这里表现出了它的失语,而革命则显得中气十足。村庄在革命的旗帜下试图走上一条康庄大道,而接下来的“铁灾”“大劫年”“黑灾”“红灾”却让受活庄人几次接近生死边缘。从前丰衣足食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和“圆全人”对受活人的一次又一次盘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