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矫正有效的原则——中当代西方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矫正有效的原则——中当代西方的研究

矫正有效的原则——当代西方的研究 关键词: 矫正/有效/原则/西方 内容提要: 矫正工作并不当然产生积极的效果,矫正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有效益。30年来西方学者关于矫正有效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危险原则、矫正需要原则、对应原则等。他们还提出了矫正无效、矫正低效的概念。他们的研究使矫正理论有了整体性的提升。他们的研究需要我们密切跟踪。 1974年Robert Martinson的《什么有效?监狱改革的问题与答案》的 论文 发表后,矫正有效性问题随之产生。而在此之前没有人认真考虑过矫正有效性问题。矫正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的投入被认为是产生效益的前提与充分条件:只要开展矫治工作,便会有矫正罪犯的结果产生。工作与结果是正比关系。Martinson的观点使人意识到:并非矫正必然有效果:投入不一定有产出。于是,关于矫正有效(What Works)的探讨逐步展开。 “矫正有效”的讨论包括对两个问题的回答:第一,矫正是否有效果?20世纪70年代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很多。多数研究表明,矫正是有效果的。Lipsey与Wilson在对多达200个针对严重的暴力型的青少年犯矫正项目比对研究后声称:最好的矫正项目可以降低重新犯罪率40%。[1]第二,矫正如何有效果?哪些矫正工作效果差,哪些矫正工作效果好,哪些工作无效? 由于第一个问题已有确定答案,即矫正是有效的,所以现在关于“矫正有效”的讨论基本是第二个问题。 如何使矫正有效? 一、Andrews与Bonta的主张 1998年Andrews与Bonta提出的“矫正有效”五原则:[2] 原则一,危险原则(The Risk Principle)。 矫正罪犯需要把握罪犯的危险性,或者说干预要考虑罪犯的危险性。所谓危险,主要指罪犯重新犯罪的可能,也包括实施暴力、脱逃的可能。对罪犯的干预应当与罪犯所具有的危险性相对应。危险越大,干预力度越大;危险越小,干预力度越小。这样,对罪犯需要进行危险评估,并通过危险评估把握干预力度,从而在危险与干预之间建立关系。 原则二,矫正需要原则(The Needs Principle)。 矫正要考虑罪犯的“犯罪性需要”(Criminogenic Needs),“犯罪性需要”不同,矫正内容与方式应当有所不同。所谓“犯罪性需要”指通过干预可以改变的有关罪犯的危险性因素,这些因素与罪犯的犯罪相关,而且是动态性的。有的学者将“犯罪性需要”等同于“危险因素”(Risk Factors)。[3] Cottle,Lee与HEilbrun使用元分析法[4]对24项关于青少年犯的成果进行研究。这些成果涉及15 000名青少年犯。研究发现,五类危险性因素在预测重新犯罪上有很好的作用,其中四类是动态性因素,或者是犯罪性需要:家庭与社会性因素,如存在家庭问题、业余时间使用不当、有不良交往; 教育 因素;有毒品使用的 历史 ;没有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 原则三,对应原则(The Responsivity Principle)。 这一原则关注被矫治者与项目之间的关系。第一,罪犯是否有能力学习;第二,是否有合适的矫治环境;第三,是否在辅导人员与被矫治者之间形成互动的关系。上述三点与矫正目的的实现密切相关。只有前三点都呈肯定时,罪犯矫正目的的实现才能保证。 原则四,整体性原则(The Integrity Principle)。 这一原则要求矫正项目具有完整性。 原则五,专业性原则(The Professional Principle)。 罪犯矫治具有专业性。罪犯矫治应当由专业机构支持。 Andrews与Bonta界定的矫正有效“五原则”成为“矫正有效”问题研究的一个立足点:矫正有效的原则被纳入分析矫正有效的思维范围;关于矫正有效原则的研究以“五原则”为基础。 Andrews与Bonta的矫正有效的“五原则”被很多学者全部接受。例如,“澳大利亚犯罪研究院”(Australian Institute of Criminology for the Community Safety and Justice Branch of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Attorney-General’s Department)于2005年向政府提交的一份报告中[5]写道:有效的矫正应当坚持下面的原则:第一,危险原则。罪犯的危险要进行系统的评估,要使用第三代评估工具进行。第二,矫正需要原则。矫正要考虑罪犯动态的因素,如犯罪前态度、价值观、信念、使用毒品、不能很好解决问题等。第三,矫正的对应性原则。矫正的对应包括一般对应与特别对应。一般对应指矫正项目应当与罪犯矫治需要相一致,要有清楚的结构,认知行为的内容包括替代焦虑、问题解决训练、预见行为的结果。特别的对应指项目应当与行为人的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