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试卷分析,及2015年复习备考建议
2014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试卷分析,及2015年复习备考建议
篇一:15年全国新课标语文卷试卷分析及探析
2015年新课标语文卷命题特点探析
摘要:新课标试卷的命题理念,分析新课标试卷的特点,新课标试卷考什么、怎么考。 关键词:平、稳、准;写什么、怎么写。
正文
引言:探析新课标试卷的命题特点,是为了更好地在公司的产品中体现高考试卷的特点,将个人的产品做得更加符合客户需求。
一、新课标的命题理念
能力立意,以阅读与欣赏为基础,以表达与交流为提高,贴近人生,回归人本,体现出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具体表现在考点的考查方式上,这也是新课标试题的最大特点。与地方卷相比,新课标卷无论是选材还是试题的设置,都显得高大上。
二、2015年新课标卷一、二特点的总体评述
与2014年相比较,2015年的新课标卷总体平稳,略有变化。变化主要体现在文言文、图文转换、作文的考查上。文言文取消了文言实词的考查,增设了古文化知识的考查。图文转换不再仅是对图文的构成进行说明,增设了寓意说明,难度加大。课标一卷作文的写作形式为写一封信,出人意料。
三、新课标试卷的特点
新课标卷的总体特点,用三个字概括:平、稳、准。
一、平
平,指平实,主要体现在选材方面。新课标卷的选材,平易朴实,贴近人生,回归人本。 论述类文本选材:纵观这些年新课标的论述类文本选材,除了12年是科技文之外,都是选择社会科学小品文,并且大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阅读上,学生也都能流畅阅读。考点分布上,第1题的四个选项内容基本上分布在一、二自然段;第3题的四个选项内容大多分布在最后两个自然段。中间段落为第2题的四个选项考查内容,层次分明。
文言文的选材上,新课标一直都是选择史传,相较于文言散文而言,史传的阅读难度明显要低很多,内容指向也很明确,写法上都是平铺直叙,主要体现人物的品质与作为。 诗歌选材,以唐宋诗词为主,不回避名家作品(出于公平性考虑,名家选非名作),题材上突出写景咏物及即事感怀类诗歌。
文学类文本选材,以中国小说为主,且人物形象鲜明,结构紧凑,故事性强,可读性强。 实用类文本选材,多年来都是选人物传记。传主以科学家、实业家为主。这类题材,就注定了文章的平易朴实,无外乎就是干了什么事,取得什么成就,体现的人物什么品质。 作文选材,贴近生活,也通俗易懂,确保考生在审题上不会出现偏差,真正让学生有话可说,考查的着重点是考学生怎么说,能不能说清楚,即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流畅。
二、稳
稳,指试卷的整体风格稳定,即考什么、怎么考都很稳定。
一、试卷结构稳定。论述类、古诗文、选考(小说与传记)、成语、病句、连贯、上下文填空(连贯、准确)、仿写或图标、材料作文。
二、选材的类型稳定,社科论文、文言史传、中国小说、人物传记、材料作文。
三、考点稳定,这么多年,试卷中呈现出来的考点基本没变。比如诗歌鉴赏部分,从来都是考查艺术手法的作用、表达的情感。
四、作文稳定,注重思辨。注重哲理思辨。关注自我,抒发真性情。对高尚人文情怀的一种呼唤。主题趋于开放、多元化。
三、准
准,指考什么精准。不少地方卷为了反猜题,命题老师故意和一线教师做迷藏,甚至对着干。你教的我不考,我考的你就讲不到。新课标则不同,新课标一般来说,命题都是老师
教什么则考什么,设题不偏不倚。比如诗歌鉴赏,就考思想感情、如何抒发感情;描写了哪些意象、如何描写的。小说阅读,则考人物分析、如何刻画人物、谋篇布局、主题思想。
四、试卷试题探析
新课标卷的试题究竟体现了怎样的特点,即考什么、怎么考,下面一一分析。
一、阅读部分
语文是什么?两层含义,一是语言文字;二是语言文学。文学才是美。就高考的选文而言,大都篇幅适中,主题突出。通常只要抓住文本的本质,即文本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三个方面即可。当然,有些文本只有“写什么”这一个方面,比如论述类文本、史传。下面我们分文本讲解。
(一)论述类研究
论述类文本的“写什么”包含这么几个内容:
一、论述的对象是什么,这个对象有什么内涵与外延。即文本第1题。这一道题的选项集中在文本一、二自然段。
二、这个对象有什么作用,有什么意义或影响。即文本第2题。这一道题的选项主要集中在文本中间段落。
三、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或解决问题的办法。即文本第3题。这一道题的选项集中在文本最后两个自然段。
这也正好对应了《考试说明》中关于论述类文本的考试要求: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点3道题,一一对应。
考生在做题时,先要找出选项所对应的内容,比较选项与原文之间的差别,偏离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的选材是史传,官方撰史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福建三明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doc
- 2002福州中考语文试卷.doc
- 2005年-2013年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电学部分分类汇编.doc
- 2004镇江语文中考试卷.doc
- 2005年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doc
- 2006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2008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doc
- 2007沈阳中考语文试题.doc
- 2008年中考语文试卷xiazai.doc
- 2007年福州中考语文试卷.doc
- (高清版)DB13(J)∕T 103-2009 碳纤维发热线供暖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13(J)∕T 217-2017 医院建筑能耗监管系统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13(J)∕T 8400-2021 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docx
- (高清版)DB13(J)∕T 196-2015 CL建筑体系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13(J)∕T 8383-2020 百年住宅设计标准.docx
- (高清版)DB13(J)∕T 284-2018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应用标准.docx
- (高清版)DB13(J)∕T 8332-2019 装配式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docx
- (高清版)DB13(J)∕T 101-2009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资料管理标准.docx
- (高清版)DB13(J)∕T 8352-202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ocx
- (高清版)DB13(J)∕T 8054-2019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通用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