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好的教学问题设计
好的教学问题设计
篇一:好的教学问题设计
瑕佸ぇ闈㈢Н鎻愰珮灏忓鏁板鏁欏璐ㄩ噺,蹇呴』鍏堜粠鎴戜滑鏁欏笀瀛︿範鏂扮悊蹇点€佽浆鍙樻棫瑙傚康寮€濮?鏍规嵁瀛︾敓鐨勮韩蹇冪壒鐐?鍦?em鏁欏閲嶇偣銆侀毦鐐瑰拰鍏抽敭澶勭簿蹇?em璁捐濂介棶棰?/em,鍔涙眰鍦ㄨ鍫?em鏁欏涓彁楂樺鐢?..--2010骞?0鏈?9鏃?nbsp;-璁捐鐜扮姸闂,骞惰兘淇冭繘瀛︾敓鏈夋晥瀛︿範鐨勨€滀互闂涓轰腑蹇冣€濈殑鏂拌绋嬫湁鏁?em鏁欏...鍘熸湁鐭ヨ瘑缁撴瀯鎴栭€氳繃鏁欏笀鎻愪緵鐨勭煡璇嗙粨鏋勬潵瀛︿範鏂扮煡璇?鍗冲府鍔鐢熷仛濂藉涔?..--篇二:好的教学问题设计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还要把握这样原则:学生已会的知识不问,稍加启发就会的知识要少问。在教学的本质问题上要精心设计,准确提问。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教材重点设计提问,不仅避免了提问中的杂乱无章,而且节省了时间,使学生能够在课上充分进行反馈练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针对教学的难点设计提问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自觉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形成能力,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他们认为难以理解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抓住教学的难点,为学生铺路搭桥,逐步突破这些难点,使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
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时,为了使学生灵活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70°则其余两角为多少度?(学生可以求出另一底角是70°,顶角是40°)
(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角是70°,则其余两角为多少度?(没有限定70°角的位置,因此有两种情况,要分类讨论)
(3)已知等腰三角形一个角是110°,则其余两角为多少度?(没有限定110°角的位置,但因其为钝角,所以只有一种情况)
为什么70°角和110°角取值不同会导致结果不同呢?抓住这个难点,引导学生讨论。经过讨论与思考,我们得出了等腰三角形中顶角与底角的关系:项角+2 底角=180°。特别要注意的是等腰三角形中顶角、底角的取值范围,若顶角为α,底角为β,可得0°<α<180°,0°<β<90°。因此,遇到已知等腰三角形中的一个角的度数时,需注意分类讨论,判断它能做项角还是底角。
教师在针对教学的难点设计提问的同时,还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设计问题。学生的薄弱环节往往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在周密了解学生情况时,首先要知道学生的薄弱环节在哪里,设计提问,予以解决,这样就为突破难点创造了条件。
3.针对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设计提问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延续、深化和发展。一般情况下,数学没有全新的和绝对孤立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通过课堂提问,巧妙地把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网络之中,为学生架起由旧知通向新知的桥梁,使学生顺利达到知识的彼岸。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的联系时,教师设计这样的几个问题:
A.方程x+y=5的解有多少个?写出其中的五个。
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描出以这些解为坐标的点,它们在一次函数y=5-x上吗?
C.在一次函数y=5-x上任取一点,它的坐标适合方程x+y=5吗?
D.以方程x+y=5的解为坐标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像与一次函数y=5-x的图像相同吗?
1)由以上四个问题你能得到什么结论?(以二元一次方程x+y=5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5-x的图象相同)
2)你能把上面的结论推广到一般吗?(以二元一次方程kx-y+b=0(k≠0)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相同)
以上问题环环相扣逐步加深,在学生掌握知识、突破难点的同时还揭示了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在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处设计提问,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旧知识探究出新知识。
三、课堂提问的误区
课堂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导火索,它对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效率具有十分重要作用。适合学生实际的提问,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切实际的提问则会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发展,影响教学的质量。课堂提问中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种:
1.课堂提问的语言不够准确
课堂提问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准确是至关重要的。所谓准确的语言,就是提问的语言应该滴水不漏,不能有空子,不能含混不清,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出现错误。同时语言要简练,不能啰嗦,不能重复,要做到言简意赅。然而在我们的课堂提问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令人不满意的提问,需要我们引起注意。
2.课堂提问梯度不够
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必然存在着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