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极化波实验报告
极化波实验报告
篇一:电磁场与微波实验报告(极化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 指导老师: 谢银芳、王子立 成绩:
实验名称: 极化波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研究线极化波,圆极化波和椭圆极化波的产生和各自的特点。 2、了解线极化波,圆极化波和椭圆极化波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
3、通过对三种线性极化波的研究,加深对电磁场极化特性的认识与理解。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原理:平面电磁波的极化是指电磁波传播时,空间某点电场强度矢量E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若 E的末端轨迹在一条直线上时,称为线极化波; 若E末端的轨迹是圆(或椭圆),称为圆(或椭圆)极化波。若圆运动轨迹与波的传播方向符合右手(或左手)螺旋规则时,则称为右旋(或左旋)圆极化波。而椭圆极化波末端为椭圆形。线极化波、圆极化波和椭圆极化波都可由两个同频率的正交线极化波组合而成。设同频率的两个正交线极化波为:
Ex?Exme?j(kz??x)Ey?Eyme?j(kz??y)
当?x??y??,Exm??Eym时,是线极化波 当?x??y??
?
2
,Exm??Eym时,是圆极化波
当?x??y介于线极化波与圆极化波时,是椭圆极化波
内容:1.圆极化波的调整与测量 2.线极化波的调整与测量 3.椭圆极化波的调整与测量
三、主要仪器设备
如下图所示,其中辐射喇叭由固态信号源、衰减器及矩形喇叭组成。其中固态信号源工作频率为f=9375MHz。接收喇叭由矩形喇叭,检波器,,微安表等组成。其它装置基本上与实验一相同。
四、实验步骤和结果记录
1、圆极化波
根据圆极化波的要求,两相同频率的正交场相干波必须幅度相等,相位差?
o
?
2
。因此,
先使发射喇叭的转角为45左右,分别将接收喇叭垂直与水平放置,收到Em1和Em2,然后转动接收喇叭到任意一个角度,则将会出现大于或者小于Em1值的情况。然后慢慢移动Pr2的位置,知道接收喇叭在各个角度上的输出指示值都相等。这样就实现了
???kz1?kz2??
Pr0:α=50.0° Pr2:l0=2
5.214mm
?
2
,记此时Pr2的位置为l0,依照表格记录相关数据。
Pr3:|Em1|=|Em2|∝I=3.46
圆极化波调整与测试数据记录:
2、线极化波
在前面产生圆极化波实验的基础上,调整Pr2的位置l0,使?x??y???即可产生线极化波。调整Pr2的位置使l1化波。 当
Pr0:α=50.0° Pr2:l1=29.685mm
当I?Imax时,θr=θ0=110°I?Imax=4.06?A
?l0??/8 ,所以把
的位置往前调整 ?/8就产生了线极
转动角度为0、10、20、......170度时记录测量数据填入表二中。
3、椭圆极化波
在前两部分实验的基础上,改变
的位置,使l1?l2?l0即可产生椭圆极化波。
当Pr3转动角度为0、10、20、......170度时记录测量数据填入表三中并计算出椭圆极化波的椭圆度e
选择保持Pr0 的转角不变为α=50° 移动金属栅网位置到l0?l2?l0?
椭圆极化波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
8
,测得l2=27.492mm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实验数据记录见上文表格。 数据处理结果见上文表格。
实验处理过程:对于一个读数I2(?A)2
2
为了求其正比于I的E,需要将读数开根号即可。
椭圆度:对于圆极化波,椭圆度e=Imin/Imax,求出e=0.81gt;0.8的实验要求,因此,实验达到目的。在圆极化波中,数据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我们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是因为调试的时候,没有严格地将椭圆的长轴短轴与接收面的垂直水平对应起来。这个在实验中是不规范的,以后应该注意。
对于圆极化波,因为所有的数值相差不大,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是一个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的圆极化波。
对于线极化波,因为需要对比实验读数和角度余弦的关系,为了更加方便地看出其线性关系,所以,我们作了一张比较图,图像结果如下:
可以看出,它们的趋势大致相同,但是存在一定的误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认为线极化波已经达到(实验理论应为两线重合)。
对于椭圆极化波,本身是比较随意的,因为除了两种特殊的极化波:线极化波和圆极化波,其他都是椭圆极化波,这里就不作多的分析。对于该椭圆,椭圆度为:e=0.609.
六、收获与体会
第二次的实验明显比第一次复杂很多,但是也不难理解,该实验的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年产8万吨聚甲醛工艺的初步设计.docx
- 3D3S 基本操作手册.pdf
- 201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化学真题.doc VIP
- 8.铁路工程预算定额 路基工程宣贯讲义.ppt
- 房地产市场报告 -天朗2024年报【在时代洪流的弄潮中 尽显从容-把脉逆周期调解下大的北京房地产市场】.docx
-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4《田家四季歌》第一课时(共27张PPT).pptx
- 年产25万吨合成氨合成工段工艺设计.docx
- 2023徐州市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pdf
- 毕业设计(论文)-反铲式挖掘机工作装置结构设计.doc
- 工程训练(广东工业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广东工业大学.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