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翻译技巧 考纲要求: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 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 翻译标准: —字字落实不走样 —文从句顺无语病 —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翻译方法: 留 删 换 补 调 贯 方法一: 留:人名、地名、国名、时间、年号、帝号、官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郡的欧阳修。 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方法二:删:无实在意义的词(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 1.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4.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方法三:换:古今异义、通假字、活用词 1、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传》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方法四:补: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数词后面的量词等) 1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4.沛公军霸上。 方法五:调:特殊句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结构后置等 ) 1.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 2.夫晋,何厌之有? 3.不拘于时,学于余。 方法六:贯:须意译的句子(修辞、用典、互文等) 1.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直:我活着应当掉脑袋,死后应当编草 意:我活着应当不惜性命,死后应当报恩。 2.秋毫不敢有所近。 直: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意:连最小的东西也不敢占有。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 曰:“画孰最难者?” 曰:“ 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 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完全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 他说:“狗、马最难画。”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 他说:“画鬼怪最容易。” 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管仲说:“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因为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出去做官,结果三次都被君主罢免,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能,因为他知道我还没有遇上好的时机。生养我的人是我的父母,而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鲍叔推荐管仲做了官,却情愿让自己官居管仲之下。因此,人们不赞美管仲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4分)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文言翻译歌诀 通读全文 领会大意 一一对应 斟酌词义 国年官地, 保留不译 活用通假 通通换替 无意虚词 陪衬删去 特殊句式 调整语序 省略句式 补充通顺 字词句篇 前后联系 忠实原文 力求直译 巩固练习 1、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况且将军可以用来抵抗曹操的有利形势,是长江天险。 2、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 现在,像我鲁肃这样的人可以投降曹操,像将军这却不可以。凭什么这样说呢? 3、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我可以)乘着牛车,带着吏卒,同士大夫交往游玩,以后逐步升官,仍然少不了当个州郡的长官。将军投降曹操,打算到哪里去安身呢? 1、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因能诵读诗书会写文章在郡里闻名。 2、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 河南太守吴公听说他才学优秀,就召他到自己的官署,非常地器重他。 1、吾见过我者多矣,莫我哀也;哀我者,惟夫子。 我看见经过我这里的人很多,(可是)没有人同情我;同情我的人只有先生您。 2、向使夫子不不食,能其哀我乎? 假使先生您不是没有吃饭,难道还能同情我吗? 1、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 孔子到楚国去,从树林走出,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在拿竿子粘蝉,(粘得很容易),就好像在拾取一样。 2、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 我头不回,目不侧视,不因为外物而代替蝉翼,为什么捕捉不到呢? 3、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