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营养治疗概论与临床营养知识体系2013复习
* * 临床营养治疗概论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张 明 人体机体摄取、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或营养素,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 什么是营养? 什么是营养素? 对人体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成分称为营养素。 人体自身不能合成但又不可缺少的,具有维持生命和生理功能重要作用的营养素为必需营养素。目前已明确的有40多种。 任何一种营养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影响身体的健康或造成疾病。 营养学的范围 基础营养 公共营养 临床营养:研究疾病或患者临床诊治过程中 的营养代谢问题 妇幼营养 老年营养 特殊营养 新资源与营养保健强化 … … 临床营养学 与其它营养学分支的简要不同 其它分支 临床营养 基本内容 人群保健 患者诊治 对象 人群 个体 交叉理论 预防医学 临床医学 方法 流行病学(宏观) 个体化治疗(微观) … 临床营养学是研究处于各种病理状态下人的营养需要、代谢改变及进行营养治疗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住院病人有44 %~58 %存在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1976年,BISTRIAN 等报道(美国) 营养不良发生率20%~40% ,各临床科分布不同,外科20%。 —1994年,MC WHIRTER 等报道(英国) 住院病人有30% ~50%存在营养不良危险。 —1999年Bruun ,2000年Edington等报道(欧洲和北美洲) 约64%的住院病人出院时体重下降5% ~10%,75%的病人因住院时营养不足而使出院时体重下将。 —2003年,Lynne等报道(澳大利亚) 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的临床资料 住院病人营养不良患病率达48.1% ,其中重度营养不良12.6%。 —2001年,Waitzberg等报道( 拉丁美洲) 1801例柏林和日内瓦的住院病人调查结果显示,13%的病人低体重, 8%的病人体重下降10%,13%的病人有低白蛋白血症。 —2004年,Ursula等报道(德国) 33.8 %的病人有营养不良风险,需要营养支持。 —2005年陈伟等报道(中国) 入院时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7.5%~59%。 —2008年申萍等报道(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住院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的临床资料 营养评价 营养诊断 营养治疗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治疗膳食 基本膳食 患者的营养评价 NRS 营养风险筛查 SGA 主观全面评价 BCA 身体组成评价 PNI 预后营养指数 HPI 住院预后指数 MNA 微型营养评价 NRI 营养危险指数 NAI 营养评价指数 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及程度或营养不良的风险。 * PNI 预后营养指数 营养筛查→营养评价 营养评估体系的内容 膳食调查:了解患者的膳食摄入量、食物种类、持续时间;分析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量,推断与疾病的关系。 人体测量与人体成分分析:了解人体成分的改变(脂肪群、肌肉群),判断疾病状态下的能量消耗与需求。 实验室检查:反映内环境的稳定、机体物质合成与分解代谢(蛋白质、脂肪、糖、微量营养素)及指导治疗。 营养体格检查:能量和营养素失衡的体征表现 * 一般状况:生命体征(体温、心律、血压、呼吸) 精神神志、眼神、语言(语音语速语气)、 行动能力; 皮肤黏膜(黄染、干燥、破溃、伤口不愈合、湿疹)面色 口腔(有无出血、味觉改变、咀嚼吞咽能力) 腹部:视触叩听(肠鸣音、有无腹胀等) 四肢:水肿、肌力(握力)、皮下脂肪(皮褶厚度) 其它异常:心理的改变 营养体格检查内容 * 营 养 评 价 荧光分光光度计 测定维生素 紫外分光光度计 测定血浆蛋白等 皮褶厚度计 握力计 凯式定氮测定标本氮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微量元素 人体成分分析 代谢车进行患者代谢率测定 吊臂称 营养诊断 营养诊断的内容 营养不良的种类:过剩、缺乏、混合 营养不良的病因性诊断: 饥饿相关、慢性疾病相关、急性疾病相关 营养素失衡的表现:能量、宏量、微量 营养不良的程度:轻、中、重 其它:代谢能力、酸碱平衡、器官功能… 患者的营养治疗 指在临床上根据人体生理、病理、心理改变和疾病状态下不同时期的代谢特点,运用营养支持、代谢支持、代谢调理、免疫营养、营养药理学等理论,提供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通过适宜的途径给予病人,达到调整机体代谢、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促进康复和痊愈的目的治疗手段。 营养治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