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文言文断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版文言文断句

勤动笔墨习句读 触类旁通得妙法 ——备战2017高考之文言文断句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断句题的答题步骤。   2、探究文言文断句题的解题方法。   3、提升文言文断句题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通过练习断句,进一步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法 ,练习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文言文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河里璀璨的明珠,也是我们高考阅读考察中的永恒经典。而当我们要真正读懂文言文,穿越时空去和古人对话,去理解古人的思想,领略古人的风采,我们就必需从最基本的文言断句开始。这又是为什么呢? (一)趣味断句 1、◇阔少断错句娶错妻 以前,有一位阔少爷,常希望找个漂亮妻子。某天,他收到媒人寄来的提亲信,并描述那女子的样貌﹕“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阔少爷认为自己将会娶到一位“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的美人,非常高兴。拜堂之日,阔少爷却发现其妻属丑女,便找媒人算账。媒人说:“我没有说谎,早就告诉你,这女子:脚不大好/头发没有/麻子。 是你自己断错了句,怎可怪我呢?” 2、◇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信后,一个哭一个笑,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父读(笑)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 母读(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断句不同,意思迥异。由此可见,断句在现实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二)句读由来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习其句读者” 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如何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所以只有掌握了句读规律,才能够真正读懂古文。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二、考点解析 1、思考纲:   文言文断句作为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考纲对文言文断句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解读这句话,“理解”是指能读懂文言文表达的内容,理解文意是断句和翻译的基础。 文言文断句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确定无标点的文言语句的停顿,有时也要求加标点。断句与翻译其实息息相关——准确的断句是翻译的基础,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初步能力,翻译是解读文言文的高层次能力。 2、明考点:   断句题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语文高考方式之一,也是我们大家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见证之一。文言文断句作为检查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高考呈上升态势。2004年高考,仅北京卷考查了断句题;2005年至今高考,辽宁、福建、广东、浙江、江苏、重庆、湖南、江西、河南等多个省市的高考卷考查了文言断句。 3、熟悉考题类型    ①下列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选择题)    ②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主观题) 我省近几年对断句的考察都是采用选择题既客观题的形式,从而大大降低了此类考题的难度,但我们也不排除其主观题的考察方式,因此在一轮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 三、合作探究,总结解题策略 (一)明确断句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第三步:借助“特征”,( 方法和技巧) 巧妙断句。 (二)探究断句解题策略 探究一:试给下列语段断句,看看有什么特点。 典型题例: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②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我们看红色的虚词,可置于句末的有:焉、也、焉、也、夫;句首的有:以、则、则、 而、而、故。这一段标点,如果顿号不计,共12处标点,有11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 “游者众”后的分号,可根据文言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开。“非常之观”是由于主语较长 而作的停顿。 ★解题窍门一:找虚词,定句读。 1、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表敬副词有: 夫、惟、盖、凡、窃、敬、苟、若、岂等 2、放在句末的语气词有:者、也、矣、焉、乎、哉、与(欤)、耶、耳等 3、放在句首的复音虚词:至若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