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答案] B [总结评述] 对于动态平衡问题,经常用三角形定则来解,然后找出一个不变的力做标准,其他力和它比较,当边长增加时力增加,反之则减小。 [答案] AC 命题规律 物体所受三力平衡,三力构成的封闭三角形是斜三角形,并且力的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考查分析问题能力和观察问题能力常以选择题出现。 相似三角形法求解动态平衡问题 [答案] B [总结评述] 处理该类动态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原来处理平衡问题的基础上,注意分析由于某一个物理量的变化而带来的其他变化,可用图解法,也可以用数学函数讨论法,审题时注意抓住“缓慢”之类的关键词语。 [答案] mg 学科特色素养 7.平衡问题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命题规律 根据物体平衡条件,利用正交分解法列出方程,然后由题中所给条件或隐含条件,判断临界值或极值,一般以选择题或计算题出现。 [总结评述] (1)临界状态:是从一种物理现象转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从一个物理过程转入到另一个物理过程的转折状态。临界状态也可理解为“恰好出现”和“恰好不出现”某种现象的状态。 常见的临界状态有: A.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力为0(主要体现为两物体间的弹力为0); B.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为作用力达到最大值; C.存在摩擦力作用的两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或相对静止的临界条件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采用假设推理法。 (2)极值问题:是指研究某一过程中某物理量变化时出现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 处理极值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 A.解析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方程,通过数学知识求极值的方法,此法思维严谨,但有时运算量比较大,相对来说较复杂,而且还要依据物理情境进行合理的分析讨论。 B.图解法: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作出力的矢量三角形,然后由图进行动态分析,确定极值的方法。此法简便、直观。 [答案] C 走向高考 · 物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 高考总复习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 第一部分 同步复习讲练 第3讲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第二章 考 点 体 验 题 型 突 破 学科特色素养 课 时 作 业 2 3 4 1 考 点 体 验 [答案] B 受力分析 [解析] 电梯钢索断裂的瞬间,弹簧上的弹力不变,此时A物体合力为零。假设B物体与电梯间没有作用力,则电梯只受重力作用,其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B物体受重力和弹簧向下的压力,其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故B物体一定压紧电梯,两者之间有弹力作用,故B物体受3个力,B正确。 考点梳理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步骤是: 1.根据题意选取研究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问题的研究尽量简便,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或_______________,也可以是由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物体的某一部分 2.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为防止漏掉某个力,要养成按一般步骤分析受力的好习惯。一般应_____________,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______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_________,最后再分析其他场力(如电场力、磁场力等)。 3.每分析一个力,都要想一想它的施力物体是谁,这样可以避免分析出某些_________的力。 先分析重力 接触 摩擦力 不存在 4.画完受力图后要进行定性检验,看一看根据你画的受力图,物体能否处于题目中所给的____________。 5.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 (2)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它的来源,不能无中生有; (3)分析的是物体受到哪些“性质力”(按性质分类的力),不能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 运动状态 归纳领悟 研究对象的选取 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第一步就是选取研究对象,选取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质点),也可以是由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质点组)。 (1)隔离法: 将某物体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单独分析该物体所受到的各个力,称为隔离法。 隔离法的原则: 把相连结的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如果要分析的是整体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即内力),就要把跟该力有关的某物体隔离出来。当然,对隔离出来的物体而言,它受到的各个力就应视为外力了。 (2)整体法: 把相互连结的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系统),从而分析整体外的物体对整体中各个物体的作用力(外力),称为整体法。 整体法的基本原则: ①当整体中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加速度不相同的问题,中学阶段不宜采用整体法)或都处于平衡状态(即a=0)时,命题要研究的是外力,而非内力时,选整体为研究对象。 ②整体法要分析的是外力,而不是分析整体中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380x86寻址方式程序.ppt
- A-PICC项目培训-AvayaSolution_1程序.ppt
- 2016届高考数学(文科,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8.1椭圆程序.ppt
- 409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程序.ppt
- 2016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第13讲动量守恒定律原子结构和原子核(新人教版浙江专用)程序.ppt
- AQ标准《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应用导则程序.ppt
- 458麦肯锡—团队的智慧内部培训手册程序.ppt
- 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随堂:2-4-1+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与程序.ppt
- 2016届高考物理一轮实验: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程序.ppt
- ARB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程序.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