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测试系统静态特性校准实验?
1、 实验目的?
1.1掌握压力传感器的原理?
1.2掌握压力测量系统的组成?
1.3掌握压力传感器静态校准实验和静态校准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
2、 实验设备?
本实验系统由活塞式压力计,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4位半数字电压表,直流稳压电源盒采样电阻组成。图1为实验系统方框图,图2为实验电路接线图。
图1 实验系统框图
图2? 实验电路接线图
3、 实验原理?
在实验中,活塞式压力计作为基准器,为压力传感器提供标准压力0~0.6MPa。信号调理器为压力传感器提供恒流电源,并将压力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放大并转换为电流信号。信号调理器输出为二线制,4‐20mA信号在250欧采样电阻上转换为1‐5V电压信号,由4位半数字电压表读出。?
4、 实验操作?
4.1注意事项?
(1) 保持砝码干燥,轻拿轻放,防止摔碰。?
(2) 旋转手轮和针阀时,防止用力过猛。?
(3) 正、反行程中,要求保持压力的单调性,如遇压力不足或压力超值,应重新进行此循环。?
(4) 当活塞压力计测量系统的活塞生起时,请注意杆的标记线与两侧固定支架上的标线对齐,同时,用手轻轻转动托盘,以保持约30转/分的旋转速度,用以消除静摩擦,此后方可进行读数。?
(5) 严谨未开油杯针阀时,用手轮抽油,以防破坏传感器;或在电压表输出值不变的情况下,严谨连续转动手轮数圈。?
4.2操作步骤?
(1) 用调整螺钉和水平仪将活塞压力计调至水平。?
(2) 核对砝码重量及个数,注意轻拿轻放。?
(3) 将活塞压力计的油杯针阀打开,逆时针转动手轮向手摇泵内抽油,抽满后,将油杯针阀关闭(严谨未打开油杯针阀时,用手轮抽油,以防破坏传感器)。?
(4) 加载砝码至满量程,转动手轮使测量杆标记对齐,再卸压。反复1‐2次,以消除压力传感器内部的迟滞。?
(5) 卸压后,重复步骤(3),并在油杯关闭前记录传感器的零点输出电压,记为正行程零点。?
(6) 按0.05MPa的间隔,逐级给传感器加载至满量程,每加载一次,转动手轮使测量杆上的标记对齐,在电压表上读出每次加载的电压值。?
(7) 加载至满量程后,用手指轻轻按一下砝码中心点,施加??小扰动,稍后记录该电压值,记为反行程的满量程值。此后逐级卸载,每卸载一次需要用手轮保证测量杆上的标记对齐,然后从电压表上读出相应的电压值。?
(8) 卸载完毕,将油杯针阀打开,记录反行程零点,一次循环测量结束。?
(9) 稍停1‐2分钟,开始第二次循环,从步骤(5)开始操作,共进行3次循环。?
5、 实验报告要求?
(1) 将此实验中各个部分用方框图予以标名,并标出基准器,传感器输出值的读出装置。?
(2)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
(3) 计算传感器各项静态性能指标。?
1) 校准曲线(传感器实际特性的数学期望)的确定;?
2) 非线性度Lε 的计算?
3) 迟滞误差Hε 的计算?
4) 重复性(即精密度)的计算,即有限次测量的采样标准偏差S的计算
5) 总精度的计算?
6、 实验记录?
压力P(MPa)压力变送器的输出电压(V)第一循环第二循环第三循环正行程01.0201.0201.0200.051.5811.5811.5810.101.8851.8851.8850.152.1972.1972.1970.22.5092.5092.5090.252.8202.8212.8210.33.1333.1323.1330.353.4463.4463.4460.43.7593.7593.7590.454.0654.0654.0650.54.3784.3784.378反行程0.54.3784.3784.3780.454.0654.0654.0650.43.7583.7583.7590.353.4463.4463.4460.33.1333.1333.1330.252.8202.8202.8200.22.5082.5062.5080.152.1962.1962.1960.11.8851.8851.8850.051.5811.5811.58101.0201.0201.020
7. 传感器各项静态性能指标的计算
下表给出了中间计算过程值
计算内容输入压力 x(x10^5/pa)00.050.10.150.20.250.30.350.40.450.5正行程平均输出1.021.5811.8852.1972.5092.8206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