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内容提要.PDFVIP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内容提要.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内容提要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 内容提要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不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 亦极其复杂而丰富多彩。500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劳 动、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岁月里,又不断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着周围的环 境。今天,中国人民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 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进一步认识这片土地。这套丛书,系统介绍中国的自然地 理基本知识,广及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 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文字流畅。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同志,将会从中学 到多种知识,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更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极大的 爱国热忱,投入祖国的建设中去。 出版者的话 1980~1986年间,我们曾组织出版了一批地理知识读物,着重介绍中国 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这些书出版以后,引起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注意和好 评。但因时隔多年,不少读者要求重印,有的建议进行修订,增补更新的资 料。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同时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们约请了原 作者对原书进行修订,增补了新的科研成果并更新资料,修改了原书中一些 不必要的或不够准确的内容和提法,文字表述上也进行了修饰。书中的插图 作了部分调整,还新增了彩色照片,以增加读者的感性认识。 为了突出主题,我们将《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中 国的河流》、 《中国的湖泊》、《中国的沼泽》、《中国的土壤》、《中国 的森林》、 《中国的草原》、《中国的沙漠》、《中国的海洋》和《中国的 自然保护区》这 11种书汇总起来,组成一套“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出版, 在开本设计上与原书相比亦有一些变化。我们还将继续组织编写一些有关的 专题,纳入这套丛书之中。 这套丛书适合于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自学阅读,又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和 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资料,是一份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好材料。我 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992年5月 中国的土壤 土壤的发生和形成,受到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地表裸露的岩石,在水 热因素的作用下逐渐风化,栖息各种微生物,并开始生长绿色植物。这些生 物既从风化物中获得水分和养分,又使风化物积累有机物质和氮素等营养元 素,创造了肥力,从而形成土壤。 中国土地广阔,自然条件复杂,而且开发历史悠久,因此形成的土壤类 型繁多,利用情况多样。为了更加合理地利用土壤和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 业生产不断发展,必须对土壤的形成、种类、分布和分区有所认识。 一、中国土壤的形成因素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南北跨纬度 50多度,东西占经度达 60多度,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别很大, 因此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土壤。此外,中国又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国,人类生产 活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不断地改造自然环境以适应于 人类的需要,这些生产活动不仅能加速土壤的演变,甚至能改变土壤的发展 方向。因此,中国土壤的形成与演化,与自然条件以及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 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土壤学中,将影响土壤形成的各种自然条件,归纳为地形、气候、成 土母质、植被、成土年龄等五大因素,称为土壤形成因素,或简称成土因素。 也就是说,地球陆地表面的任何一种土壤,都是在这5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形成的。但是,在不同地区,各因素的具体内容和特点不同,各因素还以不 同的作用强度相配合,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土壤。 (一)地形 地形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很明显,就大的方面来说,山地和平原上的 土壤迥然不同。山地的海拔越高,山体越大,分异也越显著。高大的山脉和 高原,常常成为气流的屏障,直接影响太阳辐射量、热量和水分在地表面的 分布,并影响着植被的演替和土壤内物质的运动,因而常使山体两侧的土壤 差异显著。例如,秦岭是东西走向的高大山脉,对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和来 自北方的干冷气团都有阻滞作用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