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整合_框架分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理论整合_框架分析

Price, Nir Cappella (2005) 公共话语的三角模型 (Simon Jerit, 2007) Media Discourse Public Opinion Elite Discourse Contesting Indexing Structuring Selecting Voting Persuading 理论寓意的讨论: 架构(framing): 公共话语的建构过程 经由媒体中介的、在媒体这个场域展开的各群体之间、精英和民众之间的“公共商议”(Benjamin Page, 1996) 场域(field):组织、政治、媒体(新闻) 架构: 结构化(structuration)的过程 “策略”(strategy)与“战术”(tactics)互动的过程 表演的过程 话语分析,社会学的分析,认知心理学的分析,文化研究的结合 * * * * * * 民主商议过程中的框架效果 理解公众议题的形成及其作用 核心问题: 公众议题是如何形成的? 我们如何(集体地)谈论(亦即思考)这些问题? 我们谈论这些问题的视角和用语从何而来(由什么因素、通过什么动态的过程而形成)? 大众传媒在此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或有什么影响)? 我们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 公众议题是公民参与的内容和渠道 (集体地)思考和讨论公众议题是民主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 公民的身份认同和角色扮演在这种思考和讨论中得以实现 民主体制体现于公众议题的形成过程以及与公共决策之关系 因此, 这些问题是政治传播的基本学术课题; 解答这些问题需要联系个人、体制、社会过程,连接宏观和微观、话语与社会结构以及效果; 解答这些问题是传播研究理论发展的重要领域。 议程设置:基本假设 问题: 我们从新闻媒体中获取什么认知? 答案:议题的重要程度 基本假设: Media tell us what to think about but not what to think 检验该假设:三种方法 方法: 内容分析与问卷调查结合 实验的方法(《至关重要的新闻》) 媒体内容和问卷调查数据的时间序列 问题: 媒体作为镜子,公众感知作为镜子? 谁在设置议程? 议程是什么?它的生命历程如何? 问题、议题、议程:话语的建构和话语的场域 议题的生命历程 Anthony Downs (1972): 议题(issues)的生态学 理论假设 “Issues” = domestic conditions or problems that can be solved by means of policy of the government or collective actions Finite attention resources: issues compete for recognition Americans are essentially conservative 生命周期(公众关注周期)的五阶段 前问题(pre-problem) 发现的警报(alarmed discovery) 代价和处理方案的掂量(商议?)(weighing the cost of treatments) 兴趣的逐渐下降(gradual decline of interests) 后问题的尴尬之境(post-problem “limbo”) 议题的演化(issue evolution) Carmines Stimson(1989): Issue Evolution 假设 1: 无限多的议题品种及其变异 假设 2: 有限的资源(注意力、处理能力) 假设 3: 适者生存 议题生发的类型: Strategic maneuvering in the struggle for power External disruption: e.g., 汶川地震 Issue adaptation and expansion: e.g., 消费者权益、食品安全 Cybernetic issues emerging from the self-adjustment of the system: 唱红歌 议程建构: Hillgartner Bosk(1988): 公共场域模式(a public arena model) Relating to Downs: issue/social problem NOT a mere reflection of objective conditions Relating to Carmines Stimson: Dynamic process, competition, and variation Relating to both: public attention is a scarce reso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