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节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进化地位 身体异律分节,有带关节的附肢; 具混合体腔、开放式循环系统; 有几丁质外骨骼; 一些种类对陆地生活高度适应; 原口动物中最进化的类群。 生物学特征 在分节的基础上,身体分为头、胸、腹3个部分; 附肢有关节,有的类群具有可以飞翔的翅; 体表具几丁质的外骨骼,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身体结构及形态、呼吸器官及排泄器官多样化,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个门。 分布范围:5500m的深海——6000m的高山;有的种类几乎占据了陆地的所有生境——甚至出现具飞翔能力的翅——无脊椎动物中唯一真正适应陆生的动物。 已知种类 100万,约占动物种数的84%! 一、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异律分节、附肢; 2、外骨骼、肌肉; 3、混合体腔、开放式循环系统; 4、多样的呼吸和排泄器官; 5、消化与取食; 6、神经系统、感官; 7、生殖、发育 1.1 异律分节 体节发生分化,其机能和结构互不相同(其中,身体最前一节称为顶节(acron),最末一节称为尾书(telson=pygidium),末端的称肛节(anal segment)。节数因种类而不同,最多可超过200节)。机能和结构相同的体节常组合在一起,形成体部(tagmata)。体节既分化,又组合,从而增强运动,提高了动物对环境条件的趋避能力。 节肢动物的一些相邻体节愈合——形成不同的体区,机能分工更明显: 头部 甲壳类、多足类、昆虫的前6个体节都不同程度地愈合形成头部——动物取食和感觉中心。 胸部 昆虫头后的3个体节成为胸部——动物的运动中心; 腹部 昆虫胸部后的体节成为腹部——动物生殖和代谢的中心。 甲壳类头后部的一些体节常与头部联合形成头胸部; 多足类头部之后的体节则形成躯干部。 1.2、附肢 节肢动物的附肢分节,附肢与体躯之间也有关节——分节的附肢增加了附肢运动的灵活性。 附肢的分节以及着生的体区存在差异,进化过程中附肢的形态、机能发生了变化——形成口器、触角、各种运动的足、辅助呼吸和生殖的各种形态。 与环节动物不同: 环节动物疣足:是体壁的中空突起,本身及其与躯干部相连处无活动关节,小而运动力不强。 节肢动物附肢:实心,内有发达的肌肉,本身及其与身体相连处有活动的关节,十分灵活而且有力,这种附肢称为节肢。 身体分部和附肢分节是动物进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1.2、附肢 节肢可分两种类型,即双枝型(biramous)和单枝型(uniramous)。 双枝型较为原始(如虾类腹部的游泳足等)。由原肢(protopodit=sympodit)及其顶端发出的内肢(endopodit)和外肢(exopodit)三部分构成。 单枝型节肢由双枝型演变而来,其外肢已完全退化,只保留了原肢和内肢,例如昆虫的3对步足。 2.外骨骼、肌肉 2.1、外骨骼(exoskeleton)包被节胶动物身体的角质膜(Cuticle),就是外骨骼。其特征是坚硬厚实而发达。 外骨骼分为3层: 2.1.1 上表皮(epicuticle) 0.1-1微米厚; 2.1.2 外表皮(exocuticle) 组成: 几丁质(复杂的含氮多糖类物质)+蛋白质; 几丁质本身柔软——糖蛋白经过鞣化——由于酚的存在使分子结构更牢固 碳酸钙、磷酸钙的沉积使外表皮变硬——很好的保护作用。 2.1.3 内表皮(endocuticle) 相对较厚; 组成 几丁质+少量蛋白质 柔软富弹性 未经鞣化,很少有钙质沉积 生物色(biochromes)? 表皮层中还有色素及其它代谢产物沉积,呈现出不同颜色 结构色(schemochromes)? 有的种类上表皮的表面还有条纹,凹刻等结构,经光的折射出现闪光的色彩。 许多动物的体色是生物色、结构色联合产生的结果。 蜕皮(ecdysis) 外骨骼限制了身体的生长,但蜕皮可以解决这一矛盾。蜕皮液中含有几丁质酶和蛋白酶,能将旧外骨骼逐渐分解溶化,其分解产物即被上皮细胞吸收,但新外骨骼却不受这些酶的影响。 一般,在动物的背中线处破裂,个体从中钻出,迅速吞入空气、水分——使身体长大——新的表皮经鞣化变硬。 2.2、肌肉 均为横纹肌,形成独立的肌肉束——附着在外骨骼的内表面、内突上——肌肉束收缩、牵引骨板使身体运动。 肌肉束往往成对地互相起拮抗作用(如每只附肢一般有3对附肢肌,可使附肢朝前后、上下、内外各种不同方位活动)。 混合体腔、开放式循环系统 1、混合体腔(mixed coelom) 胚胎发育早期,肠腔法形成中胚层+出现按节排列的体腔囊——随后,体腔囊形成的真体腔断裂开: 中胚层的一部分分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等数学(上册)》(阳平华)645-4教案 第六章 第25课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doc VIP
- 《高等数学(上册)》(阳平华)645-4教案 第六章 第24课 微积分基本公式.doc VIP
- 天津市南仓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docx VIP
- 欧洲规范-NF P94-078-中文版.pdf VIP
- 腔隙性脑梗死课件.pptx VIP
- 过顶板破碎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doc VIP
- 2025年湖北省十一校届高三语文联考“世界的馈赠”考场作文评析与升格训练.docx VIP
- 腔隙性脑梗死演示课件.pptx VIP
- 2024第三季度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1].docx VIP
- 天津市南仓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无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