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7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08+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原卷版).docVIP

备战2017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08+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原卷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战2017高考历史黄金易错点:专题08+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原卷版).doc

2017年高考历史备考学易黄金易错点 专题08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 1.“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外轮得行驶中国领海,根据《天津条约》,外轮得行驶长江。商旅乐其便捷,趋之若鹜,于是内江外海之利尽为之占。”下列有利于改变这一现象的事件是(  ) 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C.崇厚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 D.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19世纪60年代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与发昌机器厂的不同点有(  ) ①资金来源 ②产品的市场化程度 ③办厂地点 ④是否使用机器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人如此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得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该运动应该是(  ).com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下表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与抗战时期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  ) 时间 1937.8~1938.2 1938.7~1938.10 1938.12~1940.7 迁移方向 上海至武汉 武汉至宜昌 宜昌至川渝等地 内迁企业 数量 121家 304家 448家 A.企业内迁与战局发展直接相关 B.民族工业在炮火洗礼中发展壮大 C.西南地区是中国抗战的大后方 D.企业内迁影响近代中国工业布局 .有报纸感叹:“我数千年历史之蚕桑事,不沦亡于敌伪铁蹄之下,而消灭于……官僚资本之压迫榨取也!”此种状况出现于(  ) A.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B.国民政府的前十年 C.抗日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20世纪30年代郁慕侠《上海鳞爪》记述:“现下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她必穿了短旗袍,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丝袜,烫了水波式的头发,画了笔直细长的眉毛……可惜头发不金黄,鼻子不高大,眼睛不深陷,和真正地道的外国摩登女子相形之下,还差一些,也是她们的遗憾。”由此可以看出近代上海(  ) A.女性生活受外来因素影响较大 B.开始出现西化现象和崇洋心理 C.西方的生活方式得到普遍认同 WWW..com D.社会生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读图,当今中国“吃”文化如此备受关注,是因为(  ) ①中国餐饮文化极其丰富 ②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③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 ④“吃”可以感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风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列报刊中,与如图报纸同时期创办的有(  ) ①《申报》②《时务报》③《昭文新报》④《中外纪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某某Style”“hold住”“神马都是浮云”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WWW..com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高阶神职人员和贵族拥有缤纷的色彩,而平民买不起那些色彩艳丽的衣服。在欧洲,紫红色标志着贵族的特权,在中国,明亮的黄色专属于皇帝。 19世纪,德国化学家首先发现了苯胺染料,价格便宜,不易褪色,很快风靡世界。在阿姆斯特丹,“人群中有许多紫色和粉红色的亮点,这是荷兰的家仆们最喜欢的颜色”。 20世纪初期,女婴穿粉色、男婴穿蓝色的“清规戒律”才真正成型。1992年,伊芙琳·兰黛和彭尼女士倡导发起了全球性乳腺癌防治运动,美国各地妇女自豪地在胸前佩戴上了粉红丝带。 ——《看历史·粉色——从阶级特权到性别政治》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丽的旗袍还有相当一段时间仍然摇曳在中国的大地上。但很快,一波接一波的政治运动彻底地把它们打蔫了,摩登女郎也只得换上了列宁装。50年代初,张爱玲身着羊毛开衫加旗袍出席文代会时,反倒成了另类,鹤立鸡群,只落得个浑身不自在。 实际上,并不能说这个时代就没有时尚,这几十年间的时髦货,就是革命和斗争。列宁装、人民装、中山装成为当时最时髦的三种服装。 ——侯虹斌《哪个年代的女人更好看》WWW..com (1)在中世纪和现代,服装颜色的含义有何变化?苯胺染料的发现与经济领域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2)在中国,中山装和旗袍在哪一历史时期最为流行?为什么?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列宁装最时髦? (3)你认为影响服饰演变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易错起源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恩格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ingmingd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