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手工皂的必要數據doc(79 KB ) - 新竹縣尖石鄉梅花國民小學
專有名詞
Hardness 硬脂酸
Cleansing清潔洗滌
Conditioning –(emollient 潤膚度)
Bubbly 起泡度
Creamy光滑細膩Iodine 碘價(iodine value)
INS硬度Lauric(月桂酸): 可增加皂的硬度, 具清潔效果, 成皂泡沬鬆鬆棉棉?????
Linoleic(亞麻油酸): 對肌膚具調理功效????
Myristic(荳蔻酸): 增加皂的硬度, 具清潔效果, 鬆鬆棉棉的泡沫??
OleicAcid(油酸):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可有效將營養素滲透入皮膚
Oleic: 對肌膚具調理功效
Palmitic(十六酸 / 棕櫚酸): 可增加皂的硬度, 泡沫穩定
Ricinoleic(蓖麻油酸): 對肌膚具調理效用有保濕潤滑的功效 可製造鬆鬆棉棉的泡沫, 同時產生泡沫較穩定
Stearic(十八酸/硬脂酸): 增加皂的硬度, 泡沫穩定?
Iodine(碘價): 數值愈低成皂愈硬
●氫氧化鈉的計算
依油脂不同所需要的氫氧化鈉毫克數也不同,需視油脂的「皂化價」來決定氫氧化鈉的添加量,「皂化價」亦即皂化1公克油脂所需要之鹼質的毫克數。下表為油脂的皂化價:
油脂 皂化價 油脂 皂化價 油脂 皂化價 椰子油 0.19 葡萄籽油 0.1265 月見草油 0.1357 橄欖油 0.134 芝麻油 0.133 大麻籽油 0.1345 棕櫚油 0.141 米糠油 0.128 荷荷芭油 0.069 大豆油 0.135 甜杏仁油 0.136 澳洲胡桃油 0.139 葵花油 0.134 杏核油 0.135 芒果脂 0.1371 蓖麻油 0.1286 蜜蠟 0.069 棕櫚核油 0.156 芥花油 0.1241 乳油木果脂 0.128 小麥胚芽油 0.131 白油 0.135 酪梨油 0.133 玫瑰果油 0.1378 玉米油 0.136 可可脂 0.137 豬脂 0.138 花生油 0.136 榛果油 0.1356 牛油 0.141 例如:椰子油的皂化價是0.19,亦即1g的椰子油需0.19g的氫氧化鈉皂化,100g的椰子油需19g的氫氧化鈉皂化。
假設:有椰子油100g、芥花油150g、棕櫚油250g,椰子油的皂化價是0.19、芥花油是0.124、棕櫚油是0.141,則需:
(100×0.19)+(150×0.124)+(250×0.141)=19+18.6+35.25=72.85g的氫氧化鈉方能完全皂化。
小數點後通常無條件捨去,甚至會酌量減少氫氧化鈉的量,如此更能確保氫氧化鈉可以完全皂化,當氫氧化鈉與油脂作用完畢後,皂化完成的皂裡就不會有氫氧化鈉存在。
另外,多加入一定百分比的油脂,使成品較為滋潤的方式稱為「超脂」(Superfatting)。超脂有兩種成法,一種是「減鹼」及「加油」。減鹼是在計算配方時,先扣除5%~10%的鹼量,使皂化後仍有少許油脂未與鹼作用而留下,藉以達到使成品較不乾澀的效果。一般來說,減鹼越多成品的pH值越低,也越滋潤,但隨著減鹼量的越多,做出來的皂,熟成之後越容易出油酸敗。 「加油」是以正常比例製作,直到皂液Trace(呈濃稠狀)後再加入5%的油脂,由於比例不高且先前的皂化已經完成,加入油脂的步驟並不會對皂化過程有其他影響,而這些後來添加的油脂,因為沒有多餘的鹼可以作用,所以油脂本身的特質和功效也比較容易被保留在皂裡,達到想要的效果。
●硬度的計算 → INS值
各種油脂的「INS值」是以皂化值-碘價所計算出來的,也就是說碘價越低的油脂如:椰子油、可可脂、棕櫚核油等,INS值愈高。各油脂INS值影響成品的軟硬度,如果配方中的軟油比例較高、INS值低,做出來的皂就是軟趴趴的。一般書籍建議的INS值在160,不過120~170都算是理想的硬度,只要過了數星期的成熟期,成品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下表為油脂的INS值:
油脂 INS值 油脂 INS值 油脂 INS值 椰子油 258 葡萄籽油 66 月見草油 30 橄欖油 109 芝麻油 81 大麻籽油 39 棕櫚油 145 米糠油 70 荷荷芭油 11 大豆油 61 甜杏仁油 97 澳洲胡桃油 119 葵花油 63 杏核油 91 芒果脂 146 蓖麻油 95 蜜蠟 84 棕櫚核油 227 芥花油 56 乳油木果脂 116 小麥胚芽油 58 白油 115 酪梨油 99 玫瑰果油 16 玉米油 69 可可脂 157 豬脂 139 花生油 99 榛果油 94 牛油 147 INS值的計算是:(油脂重量÷油脂總重量)×油脂的INS值
例如:有椰子油100g、芥花油150g、棕櫚油250g,椰子油的INS值是258、芥花油是56、棕櫚油是1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