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学鉴赏——孔庙·孔府·孔林.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鉴赏——孔庙·孔府·孔林

孔庙·孔府·孔林 藏克家 一、导入新课 孔庙、孔府和孔林是中国唯一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嫡系后裔的府邸和孔子及其子孙墓地于一起的建筑群,孔子(公元前551--前419年)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在他死后的第二年,他的住宅被改成孔庙。汉代以后历代皇帝都提倡尊孔读经,对孔子也不断追谥加封,同时扩大他的祠庙,孔庙的规模也越修越大。 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孔庙、孔府和孔林,一起去游览那里的景色,共同感悟先贤的思想。 二、孔庙·孔府·孔林简介 (一)孔庙——规整的建筑艺术的宝库 现存孔庙占地327.5亩,建筑物466间,前后有九进院落,纵向轴线贯穿整座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谨,气势宏伟。前三进院落布置导向性建筑物,如门或牌坊。第四进院有一座三重檐的高阁奎文阁,其中藏有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第七进院落中有“杏坛”,据说是孔子生前讲学处。孔庙的主殿大成殿高31.89米,宽54米,进深34米。廊下有28根龙古柱,每根石柱都用整块石材雕成。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的手法雕成双龙对舞,衬以云朵,山石、涛波,造型优美生动,是罕见的艺术瑰宝。孔庙中还存有大量的碑刻及画像砖,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和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 三、作者简介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作家,曾任《诗刊》主编。1933年其处女作诗集《烙印》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不辞劳苦,辛勤耕耘,不但作新诗,也写旧体诗,还擅长散文,也尝试写小说、诗论和文艺随笔。五十多年来,臧克家结集出版的新诗、旧体诗、散文、小说、诗论近60部,对我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其主要诗集有《烙印》、《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 四、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点明作者的行踪和游程。 2、划分层次,概括大意。 3、分别概括作者在孔庙、孔府和孔林的所见与所感。 4、作者在参观孔林后,以孔尚任为例,表达了怎样的生死观和名利观? 五、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参观孔庙、孔府和孔林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伟大而又平易的真人,却成为万人崇拜的偶像”,“富贵之家并不定贵,它少的是精神,多的是金钱和丑恶”的慨叹,表达了对待历史名人和生死名利的正确态度。 名利是我们今后经常遇到的,学了这篇课文后,我们应该会有所启发的。 六、布置作业 你如何看待孔子的影响如今已遍及全世界这个现象。 * *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和孔府。 2、理解作者对待历史名人的态度。 3、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二)孔府——衙宅合一园宅结合的范例 孔庙的东侧是孔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第。始建于宋代,经历代不断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占地200余亩,有房舍480余间。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事务。孔府后院有一座花园,幽雅清新,布局别具匠心,可称园林佳作,也是园宅结合的范例。孔府藏有大量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都及其珍贵。 (三)孔林——延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孔林内柏桧夹道,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伋的坟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整个孔林延用2500年,内有坟冢十余万座。其延续时间之久,墓葬之多,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1、提示:本文总写曲阜三日游的感受和印象。第一日到曲阜,总印象是静谧清幽;第二日游孔庙、孔府;第三日上午游孔林。本文是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的。 2、提示: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去曲阜途中的所见所感和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第二部分(2—8自然段):写参观孔庙、孔府产生的不快和感慨,含蓄地表达了对待孔子的正确态度。 第三部分(9—10自然段):写参观孔林时的感受,表达了对待生死、名利的正确态度。 3、提示:在孔庙,作者主要写了杏坛和大成殿,重点写的是大成殿上的孔子像;对孔庙的总的感受是胜迹如林,如同读一部古代史,又像一步踏进了故宫,恍然如在梦境。在孔府,主要写了孔府里的两件小玩艺儿:小皮靴和小包包。并由此引发出颇多感慨。游孔林,主要写了孔子墓和孔尚任墓。对孔林的总的感受是坟茔累累,万木争发;面对孔子墓引发的感想是如何看待孔子;在孔尚任墓引发的感想则是如何看待名利和生死。文章的最后一段是总结全文。 4、提示:作者表达的生死观用作者《有的人》这首诗中的句子可以表述出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