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开国大典课件要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欢跃起来。 (这段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毛主席的宣告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动无比欢快,无比激动,无比自豪。) 当毛主席亲手升起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体现了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感情溢于言表。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当家作主,从此过上幸福自由的生活。) 毛主席宣读公告 同学们:你们知道54门大炮齐响28响的意义吗? 54门礼炮代表我国54个民族(我国现有56个民族。54个是根据当时的统计数字),28响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毛主席在宣读公告 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开国大典 宣读公告 轻声读读11—13小结,思考填空: 阅兵式的检阅司令员、阅兵总指挥分别是( )和( )。受检阅的部队开头是( )两个排,接着( )、( )、( )、( )。当( ) 部队经过时,( )的飞机也 ( ),飞过天空。 轻声读读11—13小结,思考填空: 阅兵式的检阅司令员、阅兵总指挥分别是( 朱德总司令 )和( 聂荣臻将军 )。受检阅的部队开头是(海军)两个排,接着(步兵 )、(炮兵)、( 战车师)、( 骑兵师 )。当( 战车部队 ) 部队经过时,(人民空军)的飞机也 (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 海军 步兵 等候检阅的炮兵 炮兵 炮兵 战车师 装甲车部队 装甲车 坦克车 骑兵师 阅兵游行 人民空军的飞机 “人”字形飞机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人民群众在观看阅兵式时,看到自己国家的飞机飞上蓝天时激动、喜悦的心情。)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是写人民群众看到人民解放军部队接受检阅时的举动。“嗓子都喊哑了”、“手都拍麻了”,这里运用了夸张的笔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也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介绍时代背景 感情朗读描写升国旗时情景的句子。 让学生说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执教者 解题: “开国”,建立新的国家;“大典”,隆重的典礼。“开国大典”即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 1.我会认本课的“聂”字,会写“防、耸、旗、擎、渠、钮、徐、帜、融、检、司、缓”12个字;掌握“城防部队、高高耸起、旗杆、擎着、电钮、徐徐上升、旗帜、检阅、司令、缓缓”等词语。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写出课文梗概。(重点) 3. 我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难点) fáng s?ng qí qíng qú ni? 防 耸 旗 擎 渠 钮 xú zhì róng ji?n sī hu?n 徐 帜 融 检 司 缓 城防部队、高高耸起、徐徐上 升、旗杆、擎着、电钮、旗帜、 检阅、司令、缓缓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全国人民为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可歌可泣的顽强斗争。八年抗战,多少英雄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保家卫国;三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迎来了全国的大解放,迎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从此,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毛泽东 辛酸屈辱 丧权辱国 同学们,请根据你阅读的书籍或文章,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近百年来中国的现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 屈辱沧桑的历史终于一去不回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回顾那些具有 历史意义的镜头吧! 读了课文后,我知道了课文主要讲的是 。 读了课文,我知道课文按照 的顺序来写开国大典的,先写 ,再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