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芦溪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试卷.doc.doc

江西省芦溪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试卷.doc.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西省芦溪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单元检测试卷.doc

一、选择题 1.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两广总督李侍尧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的奏折中说:“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统计所买丝货,一岁之中,价值七八十万两(白银),或百余万两。……其货物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转售外夷,载运回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广州是当时官方指定的对外贸易港口 ②丝绸是中国的一种主要的出口货物 ③区域闻长途贩运贸易非常兴盛 ④外商贸易瓦解了中国朝贡贸易体系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南宋杭州富阳县“重于粪桑,轻于壅田”,称“备田不耕,一枝桑必争护”。粮食生产“仅支半岁,半岁所食,悉仰商贩”。由此可知( ) A.南宋杭州不适于农业生产 B.土地集中导致缺粮问题 C.当地的市场意识相对浓厚 D.工商业阻碍种植业发展 4.《雍正朱批谕旨》载:“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当时山西的谚语“有儿开商店,强如作知县”。可见清代 A.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D.地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5.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说明中国明清时期 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名存实亡 B. 读书人通过商业活动跻身仕途日益普遍 C.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商业经营的好坏是衡量士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6.东汉前期,郡县工官除制作器物外,还兼向当地私人手工业征税物。下图为当时设置工官的城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农业是古代中国政权的经济支柱 B.东汉利用经济手段巩固专制集权 C.官营手工业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 D.当时黄河下游地区手工业较发达 7.《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周礼》记载:“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从材料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 A.当时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B.周朝时政府重视商业发展 C.当时社会普遍经商,农商并重 D.强调农商以加强中央集权 8.明代有一个笑话,说是朝廷宴请外国元首和使节,结果宴会所用580件官窑瓷器全部被使节们顺手牵羊带走了。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当时( ) A.政治非常开明 B.制瓷技术精湛 C.政府重视海外贸易 D.奉行对外开放政策 9.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田园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这样描写夏季的农村生活:“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中的描述反映( ) A、即使儿童也从事辛苦的劳动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商品经济的发达 D、女子具有和男子一样的权利 10.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张履祥为其亡友的妻子幼子安排生计: “瘠田十母,自耕农仅足一家之食;若雇人代耕则与石田无异;若佃于人则计其租入,仅足供赋税而已……莫若止种桑三亩,种豆三亩,种竹二亩,种果二亩,蓄池鱼。”这说明明清政府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更加严格 11.中华文明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不主张远征。下列内容不能体现这种认识的是 A.修筑万里长城 B.元朝的建立 C.开辟丝绸之路 D.郑和下西洋 12.青瓷与白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历代均有不少吟咏诗句。下列唐诗形象描绘出青瓷特征的是 A.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B.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C.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     D.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13.下表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它反映出这一时期江南 松江府 “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 苏州府 “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嘉兴府 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 湖州府 “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