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三轮复习化学科目第四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课件(2017课件)
解析:能形成简单阴离子R-,除了ⅦA族元素,也可能是H,A错误;只有ⅥA族元素能形成简单阴离子R2-,B正确;能形成简单+1、+2价的阳离子,除了ⅠA、ⅡA族元素,ⅠB、ⅡB族元素也可以,C、D错误。 答案:B 实验·操作—提高素养 实验课题: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探究 1.实验目的。 探究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2.实验原理。 (1)利用置换反应比较Cl和S的非金属性强弱。 (2)利用Na、Mg、Al与H2O或H+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Na、Mg、Al的金属性强弱。 (3)测定同浓度H2SO4和H3PO4的pH,把H3PO4滴入Na2SiO3溶液中比较H3PO4和H2SiO3的酸性强弱,从而比较Si、P、S的非金属性强弱。 3.探究活动。 (1)探究Na、Mg、Al的金属性强弱(见下表)。 (2)探究Cl、S、P、Si的非金属性强弱(见下表)。 4.操作提示。 (1)钠要取“黄豆粒”大小,且要用试纸擦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在大的烧杯或玻璃水槽中进行实验。 (2)镁条、铝条最好取形状、大小一样的且放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中进行实验。 (3)氯水和H2S溶液均要新制的。 (4)测溶液的pH的操作:把一小片pH试纸放在干净的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或胶头滴管)蘸取一滴待测液点在pH试纸的中央,待变色后立即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较。 5.实验小结。 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PSi。 【例4】 (2011·汕头模拟)(双选)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A 左边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 活动性:AlFeCu B 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 氧化性:Cl2Br2I2 C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 溶解性:AgClAgBrAg2S D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非金属性:ClCSi 解析:A项,活泼金属作负极,正极上有气泡产生;B项,不能确定置换出碘的是氯还是溴;C项,溶解度大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小的沉淀;D项,比较非金属性强弱,要看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故选A、C两项。 答案:AC 4.某同学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讨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选用的试剂如下:镁条、铝条、铝粉、钠、新制Na2S溶液、新制氯水、0.5 mol·L-1盐酸、3 mol·L-1盐酸、酚酞试液;其设计的实验方案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中 钠块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做不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②将表面积大致相同的镁条和铝条(均已用砂纸磨过)分别投入足量的相同体积0.5 mol·L-1盐酸中 镁条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而铝条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镁条消失比铝条快 ③将新制氯水滴加到新制的Na2S溶液中 ④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已用砂纸打磨过)和铝粉分别投入到足量的相同体积的0.5 mol·L-1 盐酸和3 mol·L-1盐酸中 剧烈反应产生气体,但铝粉消失比镁条快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中可以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②可得出决定化学反应快慢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③的现象是产生浅黄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③的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④中,因为铝粉消失所用的时间短,因此,该同学得出结论:铝比镁易失电子,该结论是否正确?______(填“是”或“否”),通过实验④说明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是由于该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2)决定反应的快慢,内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最主要的;外因有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接触面积等等。(3)氯气的氧化性很强,能将S2-氧化成硫单质。(4)由于铝粉表面积大,接触面积大,反应快,不能说明铝比镁更容易失电子。 答案:(1)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 (2)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3)S2-+Cl2 2Cl-+S↓ 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 (4)否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增加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 巩固·演练—基础达标 1.下列说法正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B670-1掘锚机结构原理及操作方法.pptx VIP
- 中国人民大学-BK138A网络、群体与市场.doc VIP
-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9).pdf VIP
- 2025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备课.pdf VIP
- 西方人类学发展史的再认识与中国人类学的未来.doc VIP
- 导航控制系统(NCS)系列:Saab Avionics ELSIN-300_(9).软件更新与版本管理.docx VIP
- 产后保健服务技术规范.pdf VIP
- 1.1 小小科学家 课件(共33张PPT).pptx VIP
- 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健康教育讲座课件PPT.pptx VIP
- 先进制造技术 课件 第三章 先进成形技术.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