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民的女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是农民的女儿.doc

我是农民的女儿   沙湾县大泉乡西泉村的邓海玲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了生她养她的故乡。在乡村舞台上,她认真扮演着每个角色,在乡亲们亲切的招呼声中,甜蜜地收获著浓浓乡情。      大学生回村开诊所      上大学不就是为了端铁饭碗吗?放着城里的工作不干,回到村里,不会脑子出毛病了吧?女孩子迟早要嫁人的,她也呆不了几年……   邓海玲大学毕业后回村里开诊所的事传开后,曾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村民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   邓海玲有自己的想法,她不是因为一时冲动才作出这个决定的。1997年,邓海玲从兰州军区高等专科学校呼图壁分校医疗专业毕业后,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实习。实习期间,邓海玲常看到本村的人半夜到急诊室看病。有本村人见到邓海玲会说:“如果我们村有个诊所该有多好。海玲,你如果能回到村上开个诊所就好了。”   邓海玲听了以后只是笑笑,并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   1998年春天,邓海玲的妈妈生病了,在村里老卫生员那儿打了3天肌肉针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邓海玲得知后,回到家给妈妈检查诊断是肺部感染。邓海玲在县人民医院开了药,拿回家后给母亲输了5天液体就完全好了。   “我是医生,自己的母亲都差点耽误了病情,更何况其他人呢!”邓海玲感到农村太需要有技术的医生了。   在急诊科,邓海玲经常看到有些村民因延误治疗时间,小感冒引发为大病;小孩子几天不退烧才到医院,结果烧成了肺炎;夏季农民打农药中毒后,觉得休息休息就没事了,结果成了重症病人住进医院。每当此时,邓海玲心里很难受。她有了回到村里开诊所为村民看病的想法。   ‘   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后,父亲坚决反对,让她安心等着吃财政饭。但这并没有让她动摇。她开始有意识地学习诊疗技术、用药方法、扎针技巧等。   1998年9月,邓海玲在亲朋好友的反对声和村民的议论声中回到了村里。在县卫生部门的批准下,她自筹2万元资金,购买了必需的医疗器械和药品,11月份便在村上开起了诊所。      医术医德赢民心      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黄毛丫头会看病吗?起初,邓海玲的诊所一天来不了几个病人,老百姓都持观望态度。   后来,邓海玲的邻居尝试到她的诊所看病,发现不但花钱少而且病很快就好了。他们成了邓海玲的宣传者,慢慢地,来邓海玲诊所看病的村民渐渐多了起来。   1998年12月的一天,凌晨一点多钟,正在熟睡的邓海玲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原来邻居朵金莲的心脏病犯了。   邓海玲立刻提起药箱直奔朵金莲家。当邓海玲看到朵金莲呼吸急促、脸色发青时,立即给她注射了治疗突发心脏病的药液。   朵金莲患有严重心脏病20多年,家人觉得这次发病很严重,恐怕救不活了。但邓海玲没有放弃治疗,一直陪护在病人的身边,观察病人的情况。   当液体快滴完时,朵金莲的病情明显好转。随后。邓海玲又给朵金莲注射了几天液体,并嘱咐平时在用药、饮食上要注意的事项。自那以后,朵金莲的心脏病再没犯过,她经常说:“是海玲让我活了这么多年。”   村上的哈萨克族村民三白患有严重的肺心病,从1998年开始就在邓海玲的小诊所看病。三白的妻子去世早,3个孩子中1个是肢体残疾,1个智力残疾,只有1个孩子健康,家里生活很困难。邓海玲知道他家困难,三白看病时她从未向他要过医疗费。2004年三自病逝时,还欠邓海玲的医药费600多元。   “他们都是看着我长大的,就像我的父母一样,就是没钱我也一样会给他们看病的。”邓海玲说。   在村上,遇到年龄大腿脚不方便的、半夜孩子发烧的、突然发病等情况时。只要村民上门找她,无论刮风下雨,还是半夜三更。邓海玲都会毫不犹豫地出诊。      甘做妇女贴心人      2006年春,西泉村村委会换届选举时,村民推选邓海玲担任村妇代会主任,并兼任计生宣传员。   “我可不能辜负了姐妹们对我的信任,既然干了就要干好。”邓海玲说。   2007年,老周家娶了城里儿媳妇,因儿媳妇不会干农活,也不做家务,婆媳经常拌嘴。时间久了,婆婆在儿子跟前唠叨媳妇的不是,儿子也常常和媳妇闹别扭,一家人过得很不愉快。   一天,老周的儿媳妇到邓海玲的诊所看病,向邓海玲诉说了家里的情况,打算离婚。对此,邓海玲分别找婆婆、儿子聊天,劝说婆婆、儿子体谅儿媳年龄小。从小在城里长大,不会干农活和家务活,慢慢教,她就能学会。同时。引导儿媳学做家务事。   经过邓海玲多次调解,老周的儿媳不但学会了做家务活,干农活,家庭矛盾也没了。   2008年春天,33岁的哈萨克族妇女巴拉古努以为自己怀孕了,就找邓海玲检查。邓海玲检查后确定她并未怀孕,怀疑子宫出了问题,建议她尽快到县人民医院做检查。可巴拉古努没当一回事。   等邓海玲到巴拉古努家随访时,发现巴拉古努没去检查,邓海玲急了,立刻要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