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总状炭角菌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docVIP

鸡腿菇总状炭角菌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鸡腿菇总状炭角菌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doc

鸡腿菇总状炭角菌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我国鸡腿菇的人工栽培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消费者对鸡腿菇认识的不断深入,鸡腿菇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河南省漯河市主要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近年来,由于总状炭角菌的危害,造成鸡腿菇栽培减产甚至绝收,导致广大菇农损失惨重,从而缩减栽培规模甚至放弃鸡腿菇栽培,对鸡腿菇生产造成致命的打击。鸡腿菇总状炭角菌已经成为制约鸡腿菇生产的瓶颈问题,为此笔者根据目前对该病害的研究报道,结合在漯河市召陵区万金镇郭庄多年栽培的实践经验,现将其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病原菌       总状炭角菌(Xylaria furcata Fr.)又称叉状炭角菌,俗称“鸡爪菌”、“珊瑚菌”。隶属于真菌门,核菌纲,炭角菌目,炭角菌科,炭角菌属(Xylaria Hill ex Grev)。其菌丝色泽黄白色,浓密纤细,气生菌丝旺盛,多分枝,无横隔,未见明显的锁状联合,不形成菌索。子实体多丛生或簇生,分枝柱状或稍扁,上部呈指状、鹿角状、爪状或类似鸡冠状。子实体初期成浅褐色,内部白色,成熟后子座成灰褐色至黑色,子座表面有突起的子囊壳呈黑色,似桑葚状,子囊长圆柱形,含有8个子囊孢子,光滑无隔,近椭圆形。      病害症状      鸡腿菇菌丝生长时,与总状炭角菌菌丝结合扭结发生变态,菌丝表现粗壮,树根状,成束生长,用手拉有韧性,形似鸡爪。鸡腿菇覆土后,往往从覆土层上长出鸡爪菌,其幼嫩子实体外部浅褐色,内部白色,从基部分枝2条~5条,长2cm左右,粗约2cm,基部土壤中有粗网状的菌素与鸡腿菇的菌丝相连。总状炭角菌的菌丝和子实体与鸡腿菇争夺营养、水分及空气,强烈抑制鸡腿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菌床上一旦长出总状炭角菌,鸡腿菇产量大幅度下降,甚至绝收,其危害很大。      致病机理      总状炭角菌属于竞争性杂菌,是一种蕈状芽孢杆菌,寄生在鸡腿菇菌丝上。鸡腿菇在前期菌丝生长阶段,发生鸡爪菌侵袭时,与鸡腿菇菌丝争夺养分,养分受到损失,影响正常生长:后期随着鸡爪菌菌丝的蔓延,分泌出一种有害的胞外酶,蚀袭鸡腿菇菌丝,使菌丝逐渐萎缩,无法转入生殖生长,以致于不出菇。      发生规律      总状炭角菌主要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枯木、草料、土地及空气中,其子囊孢子可随栽培原料、土壤、空气等多种媒介侵入鸡腿菇生长基质。鸡爪菌喜欢在高温、高湿、阴暗、通风不良、偏酸的环境中生活(其适宜生长温度为24℃~32℃,10℃~15℃不萌发:适宜空气相对湿度是90%~95%,空气相对湿度小于75%子囊孢子不萌发:适宜的pH在6.5~7.5,pH在9.,0以上不萌发)。在春末、夏季、初秋,二茬菇后和鸡腿菇出菇的中后期栽培鸡腿菇,极易发生鸡爪菌,为害最重。此外,培养料及覆土消毒杀菌不彻底,栽培环境消毒不够,也是导致此菌发生的主要原因。据观察,生料、发酵料比熟料更易发生鸡爪菌危害。总状炭角菌的子实体一般在菌袋覆土20天后才发生,子实体无论有无覆土均可形成,是近年来对鸡腿菇危害最严重的―种病原真菌,它专一性很强,只对鸡腿菇发生危害,该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很长时间,一遇到合适条件,其孢子即可萌发形成危害,目前尚无有效药物可用。      防治措施      总状炭角菌一旦发生,很难根治,因为其菌丝似乎与鸡腿菇菌丝共生,两者生长条件极为相似,且发生迅速。因此总状炭角菌的防治必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生态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把鸡爪菌消灭在发生危害之前,确保鸡腿菇生产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和安全的目的。生态防治主要是环境控制、原料选择使用、品种选择、栽培管理措施等,提倡多使用:物理防治主要是设障阻隔、灯光诱杀、日光曝晒、低温处理、高温灭菌等,提倡多使用: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细菌、真菌、病毒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等,是未来趋势,应积极倡导:化学防治主要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是补救措施,应少使用。以下主要介绍生态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   选择优质菌种:使用正规科研部门生产的中低温型优质菌种,不要选用高温型品种,且纯白色品种抗性较差,一般不考虑选择。尽量使用菌丝活力强的菌种接种,最好采用原种直接接种。   培养料选择与配制:目前,在生产上多用发酵料栽培鸡腿菇,所使用的原料必须是新鲜、干燥、无霉变,培养料在发酵前各种成分要打碎、磨细,曝晒3天~7天,尤其是有些配方中要加入畜禽粪,需经过充分曝晒,否则不能使用。如使用栽培过其它食用菌的废料栽培鸡腿菇,也应选择菌丝生长较好、料未被杂菌污染,将废料晒干后添加30%新原料栽培鸡腿菇。配制时加入0.1%~0.2%的50%多菌灵可有效抑制杂菌发生。   堆积发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