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汽车齿轮用钢
[知识园地]
汽车齿轮用钢
齿轮是汽车重要零部件之一,起着传递动力和运动的作用。工作时啮合齿面间既有滚动又有滑动,齿根
还要承受脉冲或交变应力的作用,极易产生齿面磨损、齿面麻点以及齿根断裂等现象。因此,汽车齿轮不仅
要具有 良好的耐磨性、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而且还必须具有充分的韧性。
一 、 汽车齿轮钢特性要求
1质量方面
(1)成分要求严格 尤其是元素 ]ri、si、A1、S,并严格控制氧含量,纯净度高。要求 [O]≤(15—20)×
1OI¨,有的甚至≤9×10~。(目前,我国采用EF+LF技术,[O]≤25×10~,经VD处理,[O]可达 20×
l0~,如LF+VD或LF+RH,[O]在 15×10 以下)。另外控制,N≤60×10。‘’,H≤3×10~,S≤0.015,P≤
0.015。残余夹杂以细小、均匀、弥散的塑性夹杂为主。
(2)淬透性带较窄 轿车齿轮钢淬透性带一般要求在6HRC以内,甚至3~4HRC,并要求全带控制,通
常采用GB/T5216((保证淬透性结构钢标准》。淬透性带离散度小,有利于齿轮加工及提高其啮合精度;有利
于热处理后的组织均匀性好、畸变小。淬透性带宽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化学成分的精确控制和化学成分的均
匀性 。
(3)晶粒度 细小均匀的奥氏体晶粒度对稳定钢的末端淬透性、减少齿轮热处理后畸变、提高渗碳钢的
脆断抗力等具有重要意义,通常要求5~8级(Et本要求不低于6级)。为了获得细晶,除了考虑Ti元素外,
也可采用A1、Nb元素 ,如 Al控制在0.02%~0.055%、配一定 N量0.01%~0.018%,使其形成弥散的质
点,对晶界起到钉扎作用,阻止晶粒长大。
2工艺特性方面
(1)良好的热处理性能,具有 良好的淬透性,以确保渗碳淬火后渗层和心部的组织;热处理畸变小,以免
除或减少磨加工。
(2)良好的成形性,包括冷热塑性变形成形和切削加工成形 。
二、传统汽车用钢
20CrMnTi传统钢常用于中型载荷汽车齿轮,由于元素rri与氧或氮的亲和力大,容易形成TiO 和TiN低
倍夹杂;且碳氮共渗时易产生三黑组织 (黑网、黑带、黑斑),影响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以及使用寿命。冶炼
时在加Ti前往往需加强钢液的脱氧及固氮,加Ti后待其全部熔化后即出钢,并要求钢渣同出、采用保护浇
铸,防止钢液的二次氧化,尽量减少气体含量及夹杂物数量。另外,20CrMnTi钢常出现冲击韧度达不到要求
的现象,在成分配比上要求碳、钛含量适当,希望碳控制在中小限,碳钛差在0.1%±0.02%时,钢的综合性
能最好,此时,钛形成弥散 的碳化物 ;经验得出,锰、铬控制在中上限为宜、磷越低越好,有利于提高力学性能。
如冶炼时控制好一定的钛量及TiN的形态,渗碳时晶粒长大倾向小,渗碳后可以直接淬火。该钢种采用的时
间比较长,至今还有一定的市场 占有率。但是随着重型汽车的发展,齿轮尺寸和模数的加大,20CrMnTi钢已
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参照国外引进不少系列的钢号,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Cr—Mo系 SCM420HSCM822H
Cr—Ni.Mo系 8620H21NiCrMo520CrNi2MoZF1H
Mn—Cr系 20MnCr5H25MnCr5H28MnCr5H
Mn—Cr—B系ZF6(16CrMnBH)ZF7(20CrMnBH)
Mn—Cr.Ti系 19CN5
三、发展趋势
1高强度齿轮钢的开发及应用
《热处理》 2015年第30卷 第5期 ·6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