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和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关键-更新思维模式.pptVIP

园长和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关键-更新思维模式.ppt

  1.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园长和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 关键——更新思维模式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教授、博导 袁爱玲博士 自我介绍 袁爱玲 任华南师大教科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全国托幼教育机构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肯尼迪开放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蒙台梭利协会特聘教授. 1982年以来,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等36部;发表论文280多篇,其中有33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发,有10余篇被教育文摘周报转发,1篇被文汇报转发。1996年以来先后赴泰国、美国、法国、英国、香港出席幼儿教育国际会议,并在大会发言。 多次主持省部级重点研究课题。 幼教界为何“钟摆”现象严重? 分科与综合 接受性学与探究性学习 课堂教学与活动区教学 预设与生成 原因剖析与对策 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多维、存异、包容、融合:多元化 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气概,才能干成大事业 用生态学理论武装 同是名人,但治学方法各不同 巴尔扎克的“反问法”: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 狄慈根的“重复法”:“重复是学习之母”。 叔本华的“读名著法”:用宝贵时间专读大师已有定评的名著,这些书才是开卷有益的。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思的“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熹的“举一反三法”: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鲁迅的“摹仿法”:会摹仿绝不是劣点,我们正应该学习这“会摹仿”。“会摹仿”又加以有创造不是更好妁吗? 梁启超的“分类法”:每日所读之书,最好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涉览的。 胡适的“四到法”:读书要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郑板桥的“好问法”: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要使疑窦释然,精理进露。故其落笔晶明洞彻如观火观水也。 顾炎武的“新旧法”:每年用三个月复习旧知识,其余时间读新书。 举例:什么是课程? 课程是知识 课程是教学方案 课程是学习计划 课程是经验 课程是活动 课程是学习目标 课程是学习结果 课程是有计划的学习机会 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课程是社会改造 …… 举例:环境重要性但观点不同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环境观 自然成熟论的环境观 认知心理学的环境观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环境观 举例:人是什么? 翻开历史,不同认识阶段对人的认识有许多角度: 柏拉图说,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动物。 17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说,人对人,就像狼对狼。 尼采说:“人不过是一群野兽。” 分子生物学认为,人是一种携带23对染色体的动物。 更多的学者认为,人是一种动物,但不是一般的动物,而是一种特殊动物。那人是一种什么样的特殊动物呢?人是“文化动物”。 18世纪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说,人是有感觉的动物。 达尔文说:“人只不过是一种知道爱别人的动物。” 现代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人是“穿着裤子的猴子”。 海德格尔说,人是“会言语的动物”。 卡西尔说,人是“使用符号动物”。 费尔巴哈说:“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能获得最多技艺的动物”。人是“政治动物’’、“社会动物’’。 弗兰克林说,人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 有的学者强调,人是有思想的动物。 荀子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 17世纪法国科学家帕斯卡说:“人是一棵能够思想的苇草” 黑格尔说:“人之所以为人,全凭他的思维在起作用。” 马克思说,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斯密与李嘉图在经济学研究中,都把人看作是“经济人”。 科尔曼说人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有目的的行动者”。 18世纪法国医生与哲学家拉梅特里说,人是机器。 人最根本的特质是什么? 从哲学的角度讲,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 人是宇宙中惟一的“创造源”。世上没有“造物主”,如果有,那不是上帝,只能是人。人是宇宙中惟一能进行创造的动物。人从动物来,又要远离动物而去,靠的是什么?创造。 “劳动创造了人”,这就是说:“人创造了自己。”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没有创造,就没有人。人既是创造者,又是自己的创造物;既是创造主体,又是创造客体;既是自己的原因,又是自己的结果。创造是人类的生命,人是自己的第一个创造。 人类出现以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创造。文化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切的总和。人是有文化的动物,人无文化就无异于动物。所有的文化都是人的创造。我们所说的生产、劳动、工作、实践,其实质都是创造。 要旨概括 有智慧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