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线性规划-1.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线性规划-1

问什么?——问怎样分配车床的加工任务? 设什么?设各车床的具体加工任务,得 决策变量:设在甲车床上加工工件1、2、3的 数量分别为x1、x2、x3,在乙车床上加工工件 1、2、3的数量分别为x4、x5、x6。 线性规划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 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方法 对于只有两个决策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作图表示线性规划问题的有关概念,并求解。下面通过例1详细讲解其方法。 例1.目标函数: Max z = 50 x1 + 100 x2 约束条件: s.t. x1 + x2 ≤ 300 (A) 2 x1 + x2 ≤ 400 (B) x2 ≤ 250 (C) x1 ≥ 0 (D) x2 ≥ 0 (E) (1)画出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如图所示。 (2)目标函数z=50x1+100x2,当z取某一固定值时得到一条直 线,直线上的每一点都具有相同的目标函数值,称之为“等值 线”。平行移动等值线,当移动到B点时,z在可行域内实现了最 大化。得到最优解:x1 = 50,x2 = 250,最优目标值 z = 27500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 (三)、单纯形法 其步骤总结如下: * 第三章 线性规划 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2 掌握线性规划模型建立的三个基本要素 3 理解单纯型算法 1、了解线性规划的基本内容。 2、线性规划的基本算法。 1、两个引例。 问题一 : 任务分配问题:某车间有甲、乙两台机床,可用于加工三种工件。假定这两台车床的可用台时数分别为800和900,三种工件的数量分别为400、600和500,且已知用三种不同车床加工单位数量不同工件所需的台时数和加工费用如下表。问怎样分配车床的加工任务,才能既满足加工工件的要求,又使加工费用最低? 两个引例 基本过程:决策变量——〉目标函数——〉约束条件 1、确定决策变量 ——问什么,则设什么。 2、确定目标函数 ——看目标是什么?使加工费用最低! 加工费用 3、确定约束条件 ——各决策变量有何限制? 3、确定约束条件 ——各决策变量有何限制? 三种工件的数量分 别为400、600和500, 两台车床的可用台 时数分别为800和900 非负性要求 解 设在甲车床上加工工件1、2、3的数量分别为x1、x2、x3,在乙车床上加工工件1、2、3的数量分别为x4、x5、x6。可建立以下线性规划模型: 解答 三种工件的数量分 别为400、600和500, 两台车床的可用台 时数分别为800和900 线性规划的组成要素: 决策变量 用符号来表示可控制的因素 目标函数 Max F 或 Min F 约束条件 s.t. (subject to) 满足于 建模步骤 1.理解要解决的问题,了解解题的目标和条件; 2.定义决策变量( x1 ,x2 ,… ,xn ),每一组值表示一个方案; 3.用决策变量的线性函数形式写出目标函数,确定最大化或最小化目标; 4.用一组决策变量的等式或不等式表示解决问题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约束条件 问题二: 某厂每日8小时的产量不低于1800件。为了进行质量控制,计划聘请两种不同水平的检验员。一级检验员的标准为:速度25件/小时,正确率98%,计时工资4元/小时;二级检验员的标准为:速度15小时/件,正确率95%,计时工资3元/小时。检验员每错检一次,工厂要损失2元。为使总检验费用最省,该工厂应聘一级、二级检验员各几名? 解 设需要一级和二级检验员的人数分别为x1、x2人, 则应付检验员的工资为: 因检验员错检而造成的损失为: 故目标函数为: 故目标函数为: 约束条件为: 线性规划模型: 返 回 目标函数: 约束条件: ① ② ③ 一 般 有 两种方法 图 解 法 单纯形法 两个变量、直角坐标 三个变量、立体坐标 适用于任意变量、但需将 一般形式变成标准形式 图 解 法 x1 x2 x2=0 x1=0 x2=250 x1+x2=300 2x1+x2=400 图1 Max z = 50 x1 + 100 x2 s.t. x1 + x2 ≤ 300 (A) 2 x1 + x2 ≤ 400 (B) x2 ≤ 250 (C) x1 ≥ 0 (D)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