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文化产业生产模式.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文化产业生产模式

第三章 文化产业模式 二度文艺复兴将于21世纪来临 ——奈斯比特 第一节 简单文化产业模式 生产者——经济者——消费者 1、生产者:文化产品生产者群体这个新兴的社会群体,不仅开拓出了广阔的就业空间,而且将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文化产品效益和无限的市场附加值 。 艺术天赋 独创能力 独创性价值向市场价值的转换能力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作为一个都市的节庆仪式,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源自于1993年的广西国际民歌节, 其发展主要经历三次大的变化, 其中1993-1998年是由自治区政府全权负责主办; 1999-2001年自治区政府为提升南宁市的文化品位和国际影响力, 把民歌节的举办权交给南宁市政府, 由南宁市政府全权负责主办; 2002年南宁市政府投资500万元, 组建了大地飞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并从当年开始, 南宁市政府授权该公司具体承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壮族歌仙刘三姐蜚声海内外,民歌作为歌唱生活、歌唱劳动、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有艺术形式,在广西远处不有。“歌娃”就是从这片“歌海”中走到艺术节前的一个可爱壮乡小歌手。采用了歌唱姿态,以突出活动的气氛,起到渲染的目的。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标志以歌唱的和平鸽、音符、地球组成,图案中的和平鸽在为呼唤世界和平、弘扬民族艺术而高歌。同时,也寓意友谊、欢乐、和平发展、迎接新世纪。构成和平鸽翅膀的五条彩带,象征多民族的广西,也象征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面向国际,走向世界。 民歌节以“新民歌,新十年”为主题,让民歌回归民歌节,较好地体现了民族性、国际性、现代性、艺术性和群众性,提升了这个特色节日的品位。 节庆其实也是文化和经济活动相结合的节点。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和城市,都把节庆活动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活动来做,而不是作为一种单纯的艺术展示 两台“大地飞歌”晚会盛大经典、华美绚丽又青春时尚、激情四射;异彩纷呈的外国文艺家专场演出醉人情怀;10场连演的歌舞秀《绣球飞》充满着浓郁的壮族风情;遍布南宁市各县区、校园、社区的19个绿城歌台汇成了欢腾的歌海;32支方队和22辆花车上演的欢乐大巡游舞动绿城,引领上万市民以及国内外嘉宾们体验了一把集体式的狂欢. 一年一度的民歌节已经把南宁塑造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还使10月下旬的广西增加了一个“旅游黄金周”。同期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累计商品贸易成交总额达到16.54亿美元,签订经济合作项目340个。因此,业内人士称,南宁民歌节为广西带来了“旅游冲击波、投资冲击波、城建冲击波”。 2004年起,南宁民歌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同期举办,不仅带来了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而且使得南宁成为东盟乃至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自1999~2009年共举办了11届,每届都有新的创意和新的收获。2005年11月29日,在2005年度国际节庆协会(IF-EA)行业评选活动中,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获最高奖——综合类铜奖,并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成为年内中国惟一获此奖项的单位,也是中国节庆协会组织在国际节庆领域的第一次获奖。此次评选活动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500多个节庆协会参加角逐。 大地飞歌公司把7年来民歌节晚会经典节目浓缩成一台极具民族风情的晚会,会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组委会,联合中国中央电视台、奥地利国家电视台,在欧洲音乐之都萨尔茨堡共同举办了《音乐家舞台·大地飞歌——中奥萨尔茨堡之夜》大型演出,赢得了奥地利人民和欧洲主流媒体的高度评价,获得中国驻维也纳联合国大使和中国驻奥地利大使的高度赞扬。《大地飞歌》欧洲之行,成为广西文化成功走向世界的标志。“ 意义与价值 1、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我国民族艺术特别是少数民族艺术在现代社会发展境遇中的一个缩影, 它把前现代社会基础上产生的民歌直接置于文化全球化的机制中。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个案, 在其中传统的民歌艺术与现代的技术、艺术形式仍然能和谐的共生, 并且相互依存, 在现代都市社会中既造成一种魔幻的氛围, 同时又保持了与传统文化的潜韵上的贯通, 使得现代艺术具有文化的底韵, 而不至于显得肤浅。 它一方面重构民族认同,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另一方面又促进民族的全面发展, 民族文化的资本化为发展民族经济提供新的途径; 塑造了现代民族精神, 实现人的现代化 2、杂糅的艺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为传统民族艺术的符号系统、文化表达机制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符号系统、文化表达机制提供一个联袂并进的场域, 在这个场域中民族艺术与西方艺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在碰撞和磨擦过程中实际上正在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化, 它是民族艺术在当今社会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时代表征。 前工业化的少数民族社会普遍存在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