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食疗.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季食疗

秋季养生食疗方 B.参麦甲鱼 【原料制法】 甲鱼一只(约500克),党参10克,麦冬10克,生姜5克,瘦火腿50克,鸡汤100克,葱,黄酒,食盐等适量。 蒸制。 【功效】 甲鱼性味甘、平 滋阴补虚,配以补中益气的党参及润肺养阴,益胃生津的麦冬,增强甲鱼滋阴益气补虚的效果。对于秋燥伤阴而呈现燥热,盗汗,乏力,气短的人,食之为益。 秋季养生食疗方 C.双耳蘑 【原料制法】 黑木耳30克(干品),白木耳30克(干品),蘑菇20克(干)泡发后。 炒制。 【功效】 和血养荣的黑木耳与清补肺阴的白木耳,再加之益气化痰的蘑菇,三者配合增强滋阴肺,强身效果,秋季常食用,可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秋季养生食疗方 D.珠玉二宝粥 【原料制法】 薏苡仁60克 山药60克 柿霜30克。 煮粥。 【功效】 补肺,健脾,养胃,适用于阴虚内热,劳嗽干咳,食欲减退者。 本品为清代医书《医学衷中西录》方 四季食疗 四季特点 春三月,万物俱生,春为风,应肝。 夏三月,万物华实,夏为火,应心。 长夏, 为湿 应脾。 秋三月,万物成熟,秋为燥,应肺。 冬三月, 万物闭藏,冬为寒,应肾。 春季食疗养生 春季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季特点及养生观 春季是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之日止,为四时之首。 大自然阳气初生,人体阳气也随之向上,向外疏散,人体的肝应春之气。肝喜疏散,恶郁结,所以或喜或怒。 气候特点春阳初升乍寒乍热,易感冒,有“春捂”之说,不宜骤减冬衣。 春季百花盛开,花粉散落,风多雨绵病毒易于繁殖传播,所以抗花粉过敏及病毒传染(肝病、红眼病等)。 A.春要升发。慢慢的升,不可迅速出大汗。 B.疏肝理气。 C.防固风引起的疾病。 春季饮食原则 饮食原则 A.初春宜多食温补阳气之食。(辛温升散之品) B.多食甘,少食酸。 C.多食蔬菜,适当清除内热,如绿豆芽、蔬菜嫩苗等。 忌食生冷,肥腻之食。 春季宜忌食物 A.宜食: 韭菜,,蒜,葱,芫荽(香菜)荠菜,香椿头、菊花脑, B.少食: 海鱼,虾,乌梅,山楂,苦瓜,狗肉 太子参大枣陈皮茶: 原料: 太子参15克,大枣5枚,陈皮3克。 方法: 将太子参、大枣洗净,连同陈皮共同放进砂锅内,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取汁。代茶,频频饮用,可连接冲泡3-5次。 功效:养肝健脾,理气和胃。 桑椹馒头 原料:桑椹3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30克,鸡蛋500克,白糖50克,面粉2000克,酵母粉适量。 制法:将桑椹、女贞子、旱莲草洗净,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再转用小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待用。将面粉、药汁、白糖、鸡蛋放入盆内,加酵母粉揉匀,揉成面团,做成白馒头,上笼蒸熟即可。 功效:补益肝肾,清虚热,乌发益寿。 春季养生食疗方 荠菜饺子 【原料制法】 荠菜200克,肉末100克,鸡蛋一个,酱油,盐,芝麻油,面粉适量。包饺子。 【功效】 荠菜:甘 凉,入肝、肾、脾经,利肝气,健脾和中,止血,为菜中之甘草。 猪肉:益气润燥滋阴。 制成饺子既美味又可清热凉血舒肝气健脾胃。 大枣扁豆粟米饭 原料:大枣5枚,粟米100克,扁豆50克,白糖适量。 制法;大枣、粟米、扁豆淘洗干净后入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再小火煮至米熟即可。食时可加入白糖。 功效:养肝健脾胃 春季养生食疗方 猪肝养护汤 【原料制法】 新鲜猪肝,胡萝卜各150克,香菜10克,植物油,葱丝,姜丝,料酒,鸡精,盐,酱油,清汤。 制汤(汆汤) 【功效】 猪肝:性味甘,苦,温,入肝经,有补肝养血,明目的作用。 胡萝卜:性味甘平,入肺、脾经,健脾化滞,润燥明目。 二者配伍,可达到补血养肝健脾明目的功效。 夏季食疗养生 夏季养生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咳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夏季特点及养生观 夏天,即从立夏之日起到日秋之日为止(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夏季中最炎热的日子,一般在阴历5月中旬到6月中旬。 夏季阳气最盛。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通过汗液的排出调节体温,以适应暑热气候。古人盛夏养生原则是防暑邪的同时,注意保护体内阳气,不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