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成都市锦江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docVIP

2008年成都市锦江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成都市锦江区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

2008年成都市锦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锦江区统计局) (2009年2月) 2008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克服特大地震、金融危机等严竣挑战,着力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代服务业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改革发展、抗震救灾、维护稳定的重大胜利,不断增强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结构调整成效显现,统筹发展态势良好,社会建设全面推进,民生保障力度加大,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综合 国民经济发展平稳,产业结构优化。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8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9.16亿元,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233.0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5%、11.1%和13.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0.2∶34.8∶65调整为0.3∶27.6∶72.1;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达到-0.1:24.6:75.5。按常住人口计算,我区人均GDP达47958元,同比增长16.5%。 财政收支平稳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4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0.06亿元,比上年增长29.7%。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的14.2%,较上年提高 2.5个百分点。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58.13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0.02亿元,同比下降46.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1.03亿元,同比增长12.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7.07亿元,同比增长17.7%。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为48.9%,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 创新农村产权制度。按照“大统筹、大集中、大流转”的思路,明晰农村产权,改革过去农村产权不清晰的状况;推进土地流转,改革过去农村生产要素不流动的状况;完善基层治理,大力推进土地利用集约化、农村经济集体化、农民居住社区化,农民收入多元化和城乡管理一体化。全面完成“198”区域26369.5亩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和颁证,建全农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办法,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公开挂牌出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迈出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价”第一步。全面撤销涉农街道村建制,按城市社区标准成立社区居委会,推动村级管理向社区管理转变,建立起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自治、新型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经营的运行模式;开展社区治理机制改革试点,推进政企分离、政社分离,全面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农民收入继续增加,2008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0349元,同比增长21.1%。 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大力推进城市低洼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在“阳光拆迁”基础上采取“模拟拆迁”等方式,完成拆迁25.19万㎡,拆迁安置3638户。完成成仁快速通道、新成仁路改造建设道路用地1298亩的拆迁任务,共拆迁企业68家、房屋431户。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天府时代广场、仁恒置地广场、航天科技大厦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成都百货大楼、成都国际商城、铁狮门等一批新建项目开工建设。重点产业领域加快发展。编制《金融业发展规划》、《总部经济发展规划》、《专业服务发展规划》。举办首届成都金融街论坛暨东大街金融博览会,组建金融街企业家协会。全年新增加各类地区总部及分支机构55家,新增商业商务楼宇7.6万平方米。引导和推动土地、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向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集聚。成功举办了“锦江—世界500强企业座谈会”、成功举办了“2008年首届中国成都东大街金融博览会暨2008首届成都金融街论坛”、“锦江时尚周”等节会活动,“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成功开园,文化市场繁荣稳定,健康发展。消费市场快速发展。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59亿元,增长22%,比上年增速提高4.3个百分点,增幅创下近五年来最高。 “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全市率先组团出省招商,在上海、北京、香港等地多次举办项目推介和投资座谈会,组织境内外企业签订总额126.5亿元的投资协议。大力实施招大引强战略,瞄准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和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企业,引进中怡保险经纪、丰田通商株式会社、雪佛龙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引进民安保险、泰康人寿、华泰保险等金融机构24家,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509家。围绕“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工作目标,全区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共新办外商投资企业30家,引进市外资金66.98亿元;合同外资达到8505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5482万美元,出口创汇58182万美元。 2008年,我区坚持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实施“全域锦江”理念,狠抓项目开工促建,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投资在一些新开工项目支持下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