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铁行业在上半年初步实现扭亏为盈
daihui
2009 年,钢铁行业在上半年初步实现扭亏为盈,下半年呈现“高产量、高库存、低钢价”特点,产能过剩、涨价、高库存也成为今年钢铁行业的关键词。
1. 钢铁产能过剩与产量增长并存
产能方面,目前我国钢铁产能过剩与产量增长并存。统计数据显示,09 年1-11 月我国粗钢产量5.18 亿吨,同比增长12.05%,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8.79%,09 年1-11 月我国钢材产量6.28 亿吨,同比增长17.42%,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14.41%。数据显示09 年粗钢增速较08 年明显回升,09 年上半年维持在5%以下的低速增长水平,三季度开始迅速回升。预测09 年全年粗钢产量大约为5.6 亿吨,增幅为12%。
2. 产品库存持续增长
在粗钢产量屡创新高的同时,产品库存也在持续增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 月11 日,全国主要城市钢材社会库存量达1157 万吨,与2008年同期相比增加109%,库存连续四周上升。在1157 万吨的库存中,螺纹钢高达420 万吨,同比增加170%;热轧卷板高达387 万吨,同比增加178%;线材112 万吨,同比增加83%;冷轧113 万吨,同比增加25%;中板125万吨,同比增加16%。在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社会库存不断增加,也使得市场风险在不断积累,有媒体报道称千万吨库存渐成钢市堰塞湖。但我们认为这个超过100%的涨幅并不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一方面,08 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所造成的恐慌性因素,给行业经营造成巨大影响,很多钢企和贸易商对行业前景很迷茫,都在去库存化;另一方面,在国内经济启稳回升的大背景下,国内钢铁需求在持续好转,钢企和贸易商看好明年的预期,适当地增加库存,也在情理之中。
3. 产能过剩不改钢价上涨步伐
我们认为,产能过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国内钢铁的产能过剩问题将在一个较长时期存在,目前钢材市场的高库存也是短期现象,随着国内外经济复苏步伐的明显加快,在钢铁下游各行业的有效拉动下,国内钢材的需求将快速回升,这些因素都有利于钢材价格的上涨。预测2010年钢价将有10%以上的涨幅,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成本推动。铁矿石和焦炭是生产钢材的主要原材料,吨钢成本占比超过40%,我国生产钢铁所需的铁矿石60%依靠进口,其价格的变化对钢材价格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新一轮铁矿石谈判尚未正式开始,但各方早已展开博弈,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我们预测10 年铁矿石价格有15%左右的涨幅。二是下游需求拉动。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钢铁下游各行业也呈现出逐步向好的迹象,这对钢材需求形成一定的支撑,这将有利于钢价的上行。三是产能过剩问题得到缓解。目前中国粗钢产能利用率已经超过80%,属于正常水平,因此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并不严重,同时国家的相关文件也多次提到,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近期工信部发文,2010 年力促五大行业兼并重组,不再核准和支持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一行三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要求对属于产能过剩的产业项目,要从严审查和审批贷款。根据我们的测算,2010 年国内用钢需求为5.95-6.05 亿吨,而同期粗钢产量为6.15 亿吨,考虑进出口和库存方面的情况,2010 年中国粗钢供求关系大体平衡,产能过剩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这也支撑钢价的上涨。
分析师承诺
本人以勤勉的职业态,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接收到任何形式的报酬。
客户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惟一因素。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本公司未确保本报告充分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本公司建议客户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
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中期研究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6号嘉都大厦A座12层
邮箱:yjy@cifco.net.cn
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6003号荣超商务中心15层
中期嘉合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未来大道69号未来大厦19层
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西路3号新恒基国际大厦15层
中国国际期货(香港)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上环干诺道西3号亿利商业大厦23楼B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