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诱变育种解释.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 诱变育种 第七章 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和化学因素 诱导农作物发生变异,通过选择 培育出新品种。 第七章 诱变育种 第一节 诱变育种的特点 第二节 诱变的方法 第三节 诱变育种的方法与程序 第四节 提高诱变育种效率的方法 第一节 诱变育种的特点 1.提高突变率,扩大突变谱 突变率: 突变体占总个体数的百分率。 突变谱: 各种突变类型组成突变谱。 2.有效地改良个别单一性状 矮秆、早熟、抗病性。 3.缩短育种年限 主效基因的改变,稳定较快。 第二节 诱变的方法 一.物理诱变  诱变剂: 能诱导植物发生基因突变的因素。 用不同种类的射线处理,引起生物DNA损伤或断裂,修复时发生错误拼接与复制。 1.物理诱变剂的种类和性质 2.辐射处理的剂量单位 (1)放射强度 居里(Ci):放射性同位素每秒有3.7×1010 次核衰变为1居里 通常用mCi (10-3Ci) μCi (10-6Ci) 贝可( Bq ) 1Bq/sce=2.703 × 10 -11 Ci (2)照射剂量 伦琴(R):1g空气中吸收83尔格(erg)的能量。 是X、γ射线的剂量单位。 库仑(Coulomb)/千克(1库仑/千克=3.876×103R) (3)吸收剂量 拉特(Rad)1g受照射物质吸收100尔格的能量 戈瑞(Gray)(1戈瑞=100Rad=1焦耳/千克) (4)中子流量 每平方厘米的中子数n/cm2 (5)剂量率 单位时间内所受的剂量。伦/小时 伦/秒 (6)其它 致死剂量( LD 100 ): 照射处理后,植株不能开 花结实的剂量。 半致死剂量 ( LD 50 ): 照射处理后,植株能开花结实存 活一半的剂量。 半致矮剂量 : 照射处理后,植株生长受到抑制,苗高降低 到对照的一半的剂量。 临界剂量: 照射处理后植株成活率约 40% 的剂量。 3.作物对辐射的敏感性 (1)测定辐射敏感性的指标: ①生长受抑制的程度 半致矮剂量(D50) ②植株成活率 致死剂量(LD100)辐射引起植株全部死亡剂量 半致死剂量(LD50)辐射引起50%植株死亡剂量 临界剂量 辐射后植株存活40%的剂量 ③植株不育程度 (不育株%) ④幼苗根尖和幼芽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畸变率 ⑤以细胞分裂间期细胞体积、染色体体积作指标。 (2 )作物对辐射敏感性的差异 ①不同科、属、种、品种辐照敏感性不同 豆科禾本科十字花科 ②不同倍数植物辐照敏感性不同 二倍体多倍体 ③不同器官、组织、细胞、成分辐照敏感性不同 植株种子;根叶;分生组织其它组织 性细胞体细胞;卵细胞花粉细胞; ④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生理状态辐照敏感性不同 幼龄植株老龄植株; 未成熟种子成熟种子 湿种子干种子;萌动芽休眠芽 ⑤外界条件 无氧空气中辐照,幼苗损伤和染色体损伤少 4.辐射处理的方法 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有机体接受的辐射来自外部的辐射源 二. 化学诱变 1. 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和性质 常用的化学诱变剂有: ①烷化剂 具有烷化功能的化合物。它带有一个或多个烷基,能转移到其它电子密度较高的分子中,置换碱基中的氢原子。 常用的几种烷化剂: 甲基磺酸乙脂 EMS 乙烯亚胺 EI 亚硝基乙基尿烷 ENU (NEU) 亚硝基乙基脲 ENH (NEH) 硫酸二乙脂 DES ②碱基类似物 胸腺嘧啶类似物 5-溴尿嘧啶(5-BU) 5-溴脱氧尿核苷(5-BUDR) 腺嘌呤类似物 2-氨基嘌呤(2-AP) ③叠N化物 NaN3 2.化学诱变剂作用的特点 (1)诱发点突变多,染色体畸变少 (2)处理材料损伤轻,在某种程度上可进 行特异性诱变 (3)使用方便,经济,不需要特殊设备 3.化学诱变剂处理的方法 方法有:浸渍法、滴液法、注射法、涂抹 法、施入法、熏蒸法。 注意:诱变剂浓度、处理时间、温度、PH、种子含水量。 三、航天育种 亦称太空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卫星等返回式航天器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种子)的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