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美术课程设计-心境 心镜 新境
心境 心镜 新境
高二美术课程设计
设计者 高雄女中 刘癸蓉
壹、主题名称
『心境 心镜 新境』
贰、课程说明
设计缘起
高雄女中的孩子,穿着傲人的白衣、黑裙,衣服绣着人人称羡的「高雄女中」四个字,资质优、功课好﹐宛如天之骄子。
但是,在雄女任教我看到的是学生繁重的课业,无尽的考试和报告压力,人际关系的竞争、成绩的比较、感情的迷失与彷徨,家人师长高期许的负担与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这些常压着他们喘不过气来,不为人知的挫败、悲伤、无助,常常只得暗自疗伤。因此,兴起我设计此课程的念头。
思索着美术课程除了传达美的讯息外,是否可以带入不同的内容。因此在课程中尝试导入「艺术治疗」的观念,引领学生在繁忙的课业中,学习沈淀自己的心,反观内在的声音,并且在藉由欣赏不同画家表现情感的创作作品之后,尝试用自己的图像、语汇表达出自己的悲伤、恐惧、压力或欢乐、愉悦的情感。在循序渐进的课程单元中,学生学习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或悲或喜的心,并且能诚挚地面对它,当学生肯面对自己问题,并且能用艺术手法表达出来,从「艺术治疗」的观点来看,他的内心也就被治疗一次。
课程中希望帮助学生与自己「内在的小孩」对谈,整个过程中是一种内在自我整理,也是一种发现。
二、设计理念
课程主题以「心境」、「心镜」、「新境」三种「音同义异」的词句,代表不同阶段的课程目标,随着课程的引导,学生能在心理上产生不同的感受。
(一)心境—透过欣赏艺术家心情写真的作品,让学生了解画家如何藉由图像表达内心世界并明白画家的心情。
(二)心镜— 1、以孟克-吶喊为学习单的主角,学生尝试以自己的图像语汇表达,画出上学的心情。
2、学生学习内观自己的心情,学习单的内容如照镜子一般,反映出真实的自己。
(三)新境— 1、透过「艺术治疗」的认知课程,使学生了解「艺术治疗」的定义与目的。
2、学生学习创作技巧,可以运用美术手法表达内在情绪,学习将内在更深层的情感以图像表达出来藉以转化心情,呈现新的境界。
3、最后汇整学生作品,举办「心灵地图」学生美展,展出者创作的作品就像一张地图,欣赏者可依着地图的图像,进入创作者的心灵世界,与作者同喜、同悲。
4、「心灵地图」美展除校内师生共赏,并透过校园网络系统举行票选活动,将美育扩及校外人士,无论师生或校外人士均可欣赏学生精采作品,也可以体验「观赏者」与「评审者」双重角色。
课程目标
1、欣赏艺术家表达心情的作品,并了解其内涵。
2、了解「艺术治疗」的定义、功能与目的。
3、认识创作中草图制作的技法,并能运用之。
4、透过草图教师能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除构图上的建议,在交谈中亦可达辅导之效。
5、学生学习创作技巧并能应用之。
6、能以图像创作出足以表达自己内在情感的作品。
7、透过美展活动,学生了解创作、欣赏、评鉴之意义。
8、推广美术教育于校外,分享学生美术成果。
教学对象
高中二年级
课程时数
七节课
课程架构
参、课程内容
单元一 听,画在说话! 教学时间 一节课 设计理念
以印象派梵谷、毕加索的蓝色与粉红色时期、象征主义的孟克、超现实画派的达利…等不同画派画家的作品为媒介,引导学生欣赏、了解艺术家在画面上传达的情感与情绪,并分析其构图与创作手法,特意挑选画面上表达自身情感较强烈的作品,以加深学生印象。
引导学生以「同理心」来感受画面,用心聆听画家的悲苦与喜悦的心情。使学生了解画家如何用画描述自己的心情和情绪。
提示学生生活中许多情绪也许会在时间中流逝,但作品却为艺术家留下画面记录。无论是苦是乐,若再回头看看自己的心情记事,沉淀后应该会有不同的观点与反应。
教学目标
认识不同画派画家的作品,并了解其表现内涵。
能分辨不同画派的表现特色。
学习藉由艺术创作,观察、洞悉创作者的内心世界。
培养学生欣赏的能力。
透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教学内容 引起动机
以表现派代表画家孟克的「吶喊」为第一张图片,先请学生分组,每组推派代表、表演「吶喊」的表情,由学生选出最生动的表演者,予以加分。
教师口头询问学生,想象「吶喊」欲表达的情感为何?请学生踊跃表达其想法。
教学活动
教师搜集各画派表现内心情感的代表作品,制成简报软件。
学生先浏览每张作品,想象艺术家想表达的内容并讨论之。
教师分别就每张作品的画家生平与表达的内涵向学生说明。
教师分析不同派别表现的技法与特色。
阐述创作技法虽大不相同,但表达内在情感的目的却都是一致的。
教师交代下堂课准备绘画材料与工具。 教学资源
计算机、单枪投影机、 POWERPOINT 投影片
单元二 心事谁能知 教学时间 二节课 设计理念
<第一部分>
当学生欣赏完艺术家动人画作后,接着深入介绍表现主义画家-孟克的生平、创作特色与各时期作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英语语法能力提升专项训练——代词和主谓一致.doc
- 高中英语词汇辨析(高考必备) .doc
- 高中英语语法能力提升专项训练——情态动词和虚拟语气.doc
- 高中英语过去分词作表语和定语课件新人教版必修5.ppt
- 高中议论文写作素材及时评.doc
- 高中语文总复习讲义之: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doc - 重庆·万州赛德国际.doc
- 高中英语阅读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On Teaching Cultural Background Knowledge in English Reading at Senior Middle Schools.doc
- 高中语文第一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说课稿.doc
- 高中音乐课件:阿里郎.ppt
-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运用熟语.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