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八月整理沁园春长沙
1.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诗歌。(准确把握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节奏等)
2.过程与方法:抓住关键词语,梳理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合作探究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学习心系天下的人生大境界。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关键词语,体悟词中描绘的意象以及形成的独特意境,理解诗歌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于诗词的词语的品味,对词人情感世界的把握。
【学情分析】高中生正是价值观、人生理想的形成期,尤其是相对比较淳朴的上进的学生对毛泽东会十分感兴趣,对人生理想抱负也有自己的思索。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对理想抱负的思索,激发他们了解伟人心灵的兴趣;然后可以通过对于词语的品味,而完成诗词的欣赏。
第一课时
【知识链接】
1.词牌由来: 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吟咏这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2.写作背景: 本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在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国共合作创造了蓬勃发展的大好革命形势。但是,革命应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途经长沙时,重游橘子洲,面对如画的秋景,回忆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词。 本词实际上是毛泽东用词的体例所写的现代诗。
3.文学常识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
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称为“诗余”。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曲子词_。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成为特定词体格式的标题。词牌决定词的格式,与词的内容无关。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根据字数,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对应的字数要求分别为58字以内、59—90字、91字以上。
词从结构上分段:上阕 下阕(阙:皇宫大门前两边的瞭望楼);上片 下片
词从字数上分:58字以内为小令 59---90中调 91字以上 长调
词从片数上分:单调 双调 三叠 四叠
词从风格上分: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词牌名: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有一千多种,所以给这些格式取了具体的名字来区分。相同的词牌名代表相同的格式,但是内容完全不同。初中时学过《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就是格式相同。
题目《长沙》,词牌名《沁园春》。因词内容写的是毛泽东重游橘子洲的情景,因此以“长沙”为题。橘子洲是湖南长沙市郊湘江中的一个小岛。
4、介绍毛泽东: 毛泽东不只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一位感情丰富、才气纵横的诗人。他不只是驰骋政坛,策马疆场,也曾畅游于中国浩瀚的诗词王国,创作出雄奇瑰丽的诗篇。“诗言志”,诗歌可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所以翻开毛泽东诗词,我们可以走进这位一代伟人的精神世界和感情世界。
5、诗词鉴赏有关知识:
【知识链接】关于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A、“意象”, 抓住诗歌的意象,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感受到其中隽永深刻的情感。
意:欣赏者的心意、情志
象:形象、物象
所谓“意象”是指在诗歌中,融人了词人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枯藤、老树”等11个意象,“藤、树、鸦”在现实中分属植物和动物,本身并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但是它们在作品上被诗人的情感“剪辑”在一起时,就表现出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结尾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B、“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的意境(情景)关系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的特点主要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孤独冷寂等等。
C、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领航》高考生物(苏教版)新一轮总复习高考演练:必修3第一章第四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doc
- 2015学年第1学期上海市奉贤区高三历史期终试卷.doc
- 2015届一轮复习第2次模拟物理试卷.doc
- 2015届中考物理(安徽)总复习:第十二讲《浮力》测试(含答案).doc
- 2015届《步步高通史版》高考历史1轮复习配套专题讲义:专题2古代中国的经济(4个考点含解析).doc
- 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4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2015届江西师大附中高三第1次联考物理解析版(2014.08).doc
- 2015届湛江一中高三八月月考理综解析版(2014.08).doc
- 2015届初三试卷4和答案.doc
- 2015届贵阳市高三八月摸底考试物理解析版(2014.08).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