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霉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曲霉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1018 ·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第 42 卷 第 5 期 2011 年 5 月 红曲霉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1, 2 1 1, 2 1, 2* 李雪梅 ,沈兴海 ,段震文 ,郭树仁 1.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 100871 2. 北京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 摘 要:红曲霉能产生令人瞩目的许多聚酮类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红曲色素、monacolins 类化合物、桔霉素及其他聚酮 类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代谢产物是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红曲可林 K (monacolin K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红曲 酶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红曲色素、monacolins 类代谢产物及萜类代谢产物的分离、化学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等方 面的研究概况,以及真菌毒素——桔霉素的安全性问题。 关键词:红曲霉属;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红曲色素;聚酮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1)05 - 1018 - 08 Advances in studies on secondary metabolites from Monascus 1, 2 1 1, 2 1, 2 LI Xue-mei , SHEN Xing-hai , DUAN Zhen-wen , GUO Shu-ren 1. Institute of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 Beijing WBL Peking University Bio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100080, China Key words: Monascus van Tieghem; metabolites; bioactivity; Monascus pigment; polyketone 红曲霉是目前世界上能产食用色素的重要微生 物等。关于红曲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的报道较多, 物之一。在我国已有 1 000 多年药食两用的历史。 本文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法国学者van Tieghem 在 1884 年建立了红曲霉属的 1 红曲色素 分类。在分类上,红曲霉属真菌界、子囊菌门、子 红曲色素是红曲霉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天 囊菌纲、散囊菌目、红曲菌科、红曲霉属 (Monascus 然色素。红曲色素是多种色素成分的混合物,以颜 van Tieghem )。目前,美国培养物物种保藏中心 色的不同可分为黄色素、橘黄色素及红色素 3 类; (ATCC )已有 58 个红曲菌株。根据 1983 年 以溶解性不同可分为水溶性色素和脂溶性色素两 Hawksworth 和 Pit 的分类系统,大部分红曲菌株属 类。红曲色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安全性高,经急 于 3 种:丛毛红曲霉 M. pilosus K. Satô ex D. 慢性毒性实验及致畸、突变实验都证明其无毒,故 [5-7] Hawksw. Pitt 、紫色红曲霉M . purpureus Went 及 红曲色素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和化妆品中 。 [1] 安卡红曲霉M . anka Nakazawa et Satô 。 1932 年,Nishikawa 首次从紫色红曲霉等培养 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 Endo[2]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