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作品鉴赏与创作》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画作品鉴赏与创作》要点

中国画作品鉴赏与创作 绘画作品鉴赏 【本节学习提示】 绘画是美术表现的常见形式,对于学习者审美能力与素养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是学前教师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是幼儿认识美术、走进美术天地的必然通道。而对绘画作品的鉴赏则可以更好地促进鉴赏者审美感知、审美判断、审美想象、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 【本节学习目标】 1、了解、掌握中西绘画的表现形式、方法与特点。 2、学习鉴赏中外绘画作品的方法与要求。 3、学习指导幼儿绘画欣赏与创作的方法。 【观点品读】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2、“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4、诗、书、画、印。 5、“文学家是以抽象化了的,即以观念来表现自己。但是画家以素描和色彩把自己感觉和知觉到的具体化(塞尚) “一个三角形的尖角和一个圆圈接触产生的效果,不亚于米开朗基罗画上的上帝的手指接触着亚当的手指。” 康定斯基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以形写神”,追求神似,讲究意境的传达;章法、布局灵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重视用笔墨情趣,色彩富于装饰性,强调利用线条、墨、色的丰富变化表达作者的个性和审美情感。 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可以按材料分为水墨、设色两种,或按笔法分为工笔、写意两种,加上各自的过度形态,形成了更多的方式,如下表所示: 工笔 小写意 写意 水墨 白描 水墨小写意 水墨大写意 水墨设色 勾勒设色(又可分为重彩和淡彩) 水墨设色小写意 水墨设色大写意 设色 没骨设色 没骨小写意 设色(没骨)大写意 本节将围绕中国传统绘画、中国现代绘画的代表作品展开欣赏。 (二)中国传统绘画鉴赏 中国传统绘画是相对于中国近、现代绘画而言的,特指“中国画”。在绘画形式上,更注重于传统的继承,表现上,更注重笔墨的运用;在绘画的材料上,也是以中国画传统的笔、墨、纸、色为主。 1、中国传统绘画的品鉴方法 认识任何事物最好的方法是比较。如果我们把中国传统绘画作品与西方传统绘画作品加以比较,就不难发现:西方传统绘画注重追求“形似”,着重事物表征的真实再现,而中国绘画注重追求“神似”,着重表现人们的精神世界。 “神”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灵魂所在,理解了中国艺术的“神”,就是理解了中国绘画艺术。所谓“神”即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把握中国绘画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欣赏中国传统绘画作品所应当把握的第一件事。我们如何把握中国传统绘画的“神韵”呢?在此,我们借用谢赫的“六法论”来品读——“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2、中国传统绘画作品赏析 从时间上划分,中国传统绘画主要指魏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的绘画。在这一时段,中国传统绘画共经历了三个历史高峰,也形成了三个表现题材,即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现在,我们就围绕中国传统绘画的这三个题材来展开赏析。 (1)人物画赏析 人物画即是以人物为描绘对象的绘画作品,是中国绘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人物画成为中国绘画最主要的绘画种类,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早期绘画强调“劝善惩恶”的道德教育功能,即所谓的“成教化,助人伦”因此人物画成为首选的主题。曹植曾说:“观画者,见三皇五帝莫不仰戴,见三季暴主莫不悲惋,见篡臣贼嗣莫不切齿,见高节妙士莫不忘食,见忠节死难莫不抗首,见放臣斥子莫不叹息,见淫夫妒妇莫不侧目,见令妃顺后莫不嘉贵。是知存乎鉴戒者,图画也”。二是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发展。为了宣扬道义,创造信徒膜拜对象而发展起来的。最典型的要数敦煌石窟的壁画艺术。 中国传统人物画有工笔和写意两种。工笔人物以线造型,写意人物以笔墨见长。但无论是工笔人物还是写意人物都不强调画面的光影和立体感,而是强调“传神”,用线条或是笔墨表现人的神态。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些经典作品。 ①名画欣赏 《洛神赋图》(顾恺之,东晋)(图1-1) 东晋顾恺之(约346-407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顾恺之出身明门,自幼多才多艺,有“三绝”之称,即画绝、才绝、痴绝,是典型的士大夫专业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是《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而绘制的人物长卷,用绘画语言表现了曹植与洛神之间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是顾恺之内心苦闷的一种曲折表达。因为曹、顾二人都有不能言说的痛苦:曹植是为爱情失意,而顾恺之是为怀才不遇而苦恼。因此,顾恺之便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艺术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了二次创作,形象生动地将原文的精神实质展现出来。 《洛神赋图》的原作已不可考,但现有宋人多个摹本,分别藏于国内外的博物馆。全画可分为七段:初临洛水、洛神初现、神人对晤、离别时机、心灰意冷、驾舟追赶、走马上任。每段之间用树石间隔,但场面有大有小。为了表现文学作品中的意境,顾恺之发挥了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