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用药误区教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用药误区 误区一:一生病就用药 常见有些家长,一发现孩子腹泻、感冒、咳嗽或是发烧,就着急忙慌,生怕病情加重,赶紧给孩子服药,希望能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危害:可能会损害身体正常的免疫功能或掩盖真实病情。 纠正:并不是所有的病都是越早用药越好。孩子偶尔地咳嗽、感冒、发烧,大可先观察一下:若孩子精神状况尚可,症状并没有影响日常的食欲和睡眠,先不急着用药。因为人体遭到外部病毒、细菌入侵时,会先激起自身的“免疫部队”进行“作战”,而人体的免疫力也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作战”中“强大”起来的。若过于盲目用药,反而可能会降低身体自身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并且过于着急用药还可能会掩盖一些疾病的症状,如孩子腹痛,立即用止痛药,可能会掩盖真实的病情(因为很多疾病的症状都有腹痛的表现),影响诊断。 但若孩子因生病而精神萎靡,严重影响了食欲和睡眠,那建议带孩子就医,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根据医嘱用药。 误区二:盲目联合用药 有些家长倾向于联合用药,如孩子发烧了,会同时使用中成药和西药,或者同时服用几种西药,以为使用多种“有针对性”的药能更有效地治疗疾病。 危害:可能使某些药物的成分叠加服用,因某些成分过量服用而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纠正:联合用药,最危险的隐患是某些药物成分可能过量服用。因为很多不同种类的药(不论是西药还是中成药)中会有一些相同的成分,如中成药维C银翘片和西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都含有退热成分——对乙酰氨基酚。若孩子发烧,既服用了维C银翘片,又服用了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可能会引起乙酰氨基酚过量摄入,而可导致肝脏损伤。?即使是不同种的西药,同样有成分叠加的可能,如复方锌布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都含有“氯苯那敏(扑尔敏)”成分,若孩子联合服用了,可能会有镇静嗜睡等不良反应。 所以,西药合用、中西药结合使用都要慎重。使用多种药物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熟悉其中成分,最好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防止因为药品成分叠加服用而给孩子带来伤害。出于儿童用药安全的考虑,美国全面取消了用于2岁以下儿童的非处方复方感冒药。因此,这里也特别提醒家长,尽量避免给2岁以下的孩子使用复方感冒药。 误区三:将成人药减量给孩子服用 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是“小了一号”的大人,以为大人与小儿用药只是剂量的不同。于是,孩子生病时,有些家长会将成人药减量给孩子服用。 危害:可能因小儿代谢、耐受性差而损害自身机体,产生严重副作用。 纠正:由于小儿的肝、肾的解毒和排泄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功能均不成熟,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差,所以,不是所有成人药都可以减量给孩子服用的。 并且,有些成人药物还是婴幼儿禁用的,比如常用的抗过敏药和抗眩晕药盐酸异丙嗪,3个月以下小儿禁用;左氧氟沙星不宜用于小儿;金刚烷胺及含金刚烷胺的制剂(如“氨酚烷胺颗粒、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等),在1岁以下禁用;尼美舒利各种制剂禁用于儿童。中成药也是如此,如藿香正气水,因含酒精,故小儿禁用;仁丹因含朱砂,婴幼儿及儿童忌服。 因此家长在给孩子服用成人药物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最好用药前咨询医生或药师,以确保用药安全。 误区四:用药原则颠倒 按世卫组织推荐的用药原则,应该“能外用不口服,能口服不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静脉输液”。但家长有时会颠倒“用药原则”,如孩子得了湿疹,会找些中药给孩子服用;孩子感冒、支气管炎不选择口服药物,而要求医生输液,认为“吊水”好得快。 危害:用药原则颠倒,从安全用药角度,对孩子其实是增加了用药安全隐患,毕竟肌肉注射和静脉给药不良反应更多,从药物经济学角度,过多静脉给药则带来医疗资源的浪费。 纠正:外用、口服、注射、静脉输液是给药的四种常见方式,无论从安全性、便捷性来说,都是外用口服注射静脉输液,而疗效上未必外用就比口服差、口服就比静脉给药差。 严格来说,静脉输液是个“小手术”,是侵入性、有创伤性的给药方式,可能引起很多的不良反应:轻者引发皮疹、头晕等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导致心脏疾病发作等危险。在美国,只有急症、重症才会输液。 误区五:对抗生素的错误使用 错误1:不敢用抗生素 近年来国家开始对“滥用抗生素”进行整顿,媒体也大量宣传抗生素滥用的危害,使得不少家长对其产生畏惧心理。即使医生给孩子开了抗生素,家长还是会怀疑,怕服用后会对孩子有伤害,而不愿给孩子用药。 危害:若确诊为细菌感染而拒绝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延误病情。 纠正:诚然,有一些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对儿童毒性较大,说明书也规定儿童禁用。但有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肟等,在诊断为细菌感染、并做过皮试不会过敏的前提下,是可以用于婴幼儿甚至新生儿的。若孩子确诊为细菌感染,而家长仍拒绝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延误孩子的病情,使病情加重。 错误2:?不足量使用抗生素 很多家长在给宝宝使用抗生素的时候自行减量,或者“见好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