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盐城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
盐城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文管1002班施广明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资源也成为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对旅游资源的研究至关重要。特此为了跟好的了解盐城的旅游资源我们对盐城的旅游资源作出了较深刻的研究和较彻底的分析,以及对如何利用作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盐城旅游资源的现状调查
盐城,东临黄海,西接淮扬,南临通泰,北至连云港,是“京沪东线”的
重要节点,“北上海经济区”的重要成员。辖两市5 县2 区,面积1.5 万平方公里,人口815 万,是江苏省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大市。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交通便捷,以“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而闻名。总的来说盐城的旅游资源可以归纳为三色文化:
“银文化,绿文化,红文化”
银文化——盐文化盐城历史悠久,汉武帝元狩4 年(公元前119 年)建立了盐渎县,以“环
城皆盐场”而得名,距今已有2100
多年历史。盐城生来产盐。在古代,淮河在
盐城北部出海,西周时这里被称为淮夷之地。汉代以前,有人在淮河南北的海边
煮海水为盐。淮地有南北,盐城与扬州、南通等在淮南,这些地方产的盐,称淮
南盐。千年的盐文化让古人给盐城留下了无比迷人的盐景——运盐的河道,集散码头,盐官府衙遗址,盐商住宅,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的议事厅,制卤的卤池、盘铁、盐灶、盐锅、盐……
绿文化——滩涂文化盐城拥有世界级品质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东部沿海45 万公顷海涂湿地,是太平洋西海岸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完好的海岸型湿地;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野生丹顶鹤和麋鹿种群数的60% 和25% 生活在这里,被列入世界重点湿地保护区。西部地处里下河地区腹地,大纵湖、九龙口、马家荡等湖泊水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为典型的泻湖型湖荡湿地,被誉为“金滩银荡”、“鱼米之乡”。
红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盐城是我国重要的革命老区之一,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曾有“西有延安,东有盐城”之说,刘少奇、陈毅、粟裕、黄克诚等领导人都曾在这
里战斗生活过,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资料最全、最具代表性的新四军纪念设施。新四军纪念馆被列入全国100 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30 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行列,新四军军部旧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盐城旅游资源现在所存在的问题
1、旅游资源开发度较低
盐城市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这些资源中有的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受规模小、位置偏、规划建设不合理等因素的制约,不同程度存在着“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缺少具有较强吸引力和较高知名度的拳头旅游产品,与其他著名旅游区相比,竞争力不强。
2、资源赋存组合欠佳长江、黄河泥沙使盐城形成辽阔、独特的滩涂风光,但泥质沙滩和浑浊的海水,影响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外没有山地,缺乏山水相依的景观组合,削弱了盐城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3、旅游资源知名度较小盐城市城市规模较小,原有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对外交流不多,宣传力度不够。同时,由于旅游业起步较晚,加之过去长期交通不畅,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使盐城旅游业在全国的知名度不高。
4、旅游基础相对薄弱盐城市旅游业发展水平目前不仅落后于沿江和环太湖的旅游城市,而且在江苏沿海三市中,也处于后进地位。2000 年,盐城市国内、国际旅游总量虽有所提高,但外地来盐游客数量较少,仅占11%左右,说明旅游区(点)建设相对滞后,吸引力不强,重点旅游产品缺乏竞争力。同时,重点旅游区还存在交通制约的问题,到2000年底,东部沿海海堤尚无等级公路,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受到制约,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5、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存在矛盾盐城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在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沿海滩涂、里下河湖荡地区的湿地,是旅游开发的重点。但由于上述地区是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脆弱,任何不恰当的、过度的开发都会造成旅游环境的恶化及旅游特色资源的消失。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存在着较大的矛盾,是开发生态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关于盐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盐城旅游业知名度
根据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江苏旅游要形成“一构架”、“一网”、“五带”、“四区”的“1154”战略性空间发展格局,盐城属于沿黄海岸旅游带和连盐旅游区。根据江苏省“海上苏东”发展战略,盐城市是重点发展对象之一,其旅游业发展将大有作为。但长期以来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盐城旅游业在全国的知名度不高。因此要采取“党政主导,联动发展、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生态主导、
特色主打、龙头带动、强势营销”的发展模式,通过广播、电视、广告、网络等
媒体多渠道向海内外旅游市场大力推介,提高盐城知名度,增进区域之间的协作联系,重点开发长三角地区和本省旅游,延伸开拓华北和珠江三角等地的国内旅游市场,积极拓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