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点产权助推电影技术进步
知识产权让光影之梦永恒延续
4月26日,全球心怀梦想的创新者迎来了第1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的主题是:“电影—全球挚爱”。这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也就是说:“电影也是知识产权的直接产物。”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电影的幕后,窥视技术创新如何一步步拓展电影产业创造力的疆界,体会知识产权怎样贯穿从剧本到银幕的全过程。
一、知识
1874年,法国人朱尔·让桑发明了一种摄影机,以每秒一张的速度拍下了行星运动的一组照片,这是现代电影摄影机的始祖。随后,法国人马莱发明了一种可拍摄飞鸟运动的摄影机,在此基础上,爱迪生发明了一种能够控制胶片做间歇运动,且有齿轮带动胶片向前移动的活动摄影机,并于1891年获得了这种摄影机的专利权。自此,随着摄影机技术的逐步发展,人类开启了电影的胶片时代。
数码摄像机的发明开启了电影摄影的一个新时代。最早掌握数码存储技术的公司是柯达公司,该技术的发明人是被誉为“数码相机之父”的斯蒂文·赛尚。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斯蒂文·赛尚的带领下,柯达实验室获得了1000多件与数码存储技术有关的专利,奠定了数码技术的架构和发展基础,为数码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20世纪90年代中期,索尼公司发布了世界上首台DV摄像机DCR-VX1000,它是电影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从此,电影摄影开始步入数字时代。近年来,数字电影级摄像机成为了各大摄影摄像设备制造商争相抢夺的制高点。由此引发的“高清摄像技术”“3D摄像技术”“全息摄像技术”已经成为相关企业提交专利申请的热点。
二、知识产权“点亮荧幕”
爱迪生利用炭化竹丝代替之前的灯丝,制成白炽灯,并获得了该项技术的专利权。白炽灯的发明不仅为人类照明提供了保障,也为早期电影照明做出了突出贡献。
1910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克利基对白炽灯进行了改进,他利用钨丝代替炭化竹丝,不仅提高了灯泡的使用寿命,还使光亮度大大增强。通用电气公司还针对钨丝灯泡提交了专利申请,后来为了解决金属钨蒸发的问题,通用电气公司的另一位研究人员兰得米阿又进行了技术革新,他给灯泡充入惰性气体,抑制了钨的蒸发。随后,他就此项技术提交了专利申请,并于1913年开始量产这种充气灯泡。上世纪30年代,随着电光源技术的不断提高,大功率摄影钨丝灯相继投入使用,使电影创作又迈上了新台阶。
美国好莱坞生产的摇头灯是电影专用的照明器材,它可以控制光线的投射角度,且光线柔和,既能用于人物拍摄,又能用于日景、夜景、晨景及黄昏等多个场景的拍摄,摇头灯领域也成了专利申请的焦点。
三、知识产权“声传时空”
早期电影只有画面,影片本身不发出声音,剧中人物的对话通过动作、姿态以及字幕间接表达。
1881年8月30日,克来门·阿代尔在德国提交的一件名为“改善剧场电话设备”的专利申请获得授权。阿代尔的发明是把两组麦克风置于剧场舞台的两边,声音便被分程送到载着受话器的观众的耳中。这件发明在1881年举办的巴黎博览会上首次演示,并获得了成功,这是观众首次听到了立体声。
后来,爱迪生与摄影先驱埃德沃德·迈布里奇合作,将其发明的“动物实验镜”与留声机结合起来。为了保护自己的发明,1888年10月17日,爱迪生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
随着声音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影音效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被誉为音频娱乐领域创新者的雷·杜比于1965年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了关于杜比降噪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并在1968年成立了美国杜比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杜比A型降噪器。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杜比公司就将杜比立体声技术应用于35毫米电影的影院系统,这标志着影院开始进入多声道系统的时代。此后,杜比公司又推出了杜比环绕、杜比定向逻辑等一系列音频处理技术用于电影院和家庭影院。
2013年9月,杜比在美国辞世,在美国,他一生共有50多件发明专利申请获得授权,其中,由他发明的杜比环绕等多项技术对电影音响和家庭音响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知识产权“辉映梦想”
同样是看电影,每一代人的记忆却不尽相同。除了影片内容的差别,还在于放映形式。1894年,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在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创造的“西洋镜”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将画面通过投影投放到银幕上,让更多人能够同时观赏。
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机由一个暗箱组成,内有使35毫米胶片做间歇运动的牵引机构和使遮光器运动的转动机构。这款机器有一个摄影镜头,以每秒12幅的频率摄影。电影机还配有放映镜头,装上胶片后,使机器置于灯泡的照射下,光束穿过胶片和镜头,摄影机变为放映机。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路易斯和奥古斯特发明了一款让全世界吃惊的电影放映机,并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这种便携式设备是照相机、胶片处理室和放映机的综合体。这种老式放映机的发明使电影放映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