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长江之歌
1.《长江之歌》是电视专题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全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长江当作母亲,歌颂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赞美、依恋之情。
2.形容长江的成语:
源远流长、浊浪排空、巨浪滔天、波涛汹涌
3.有关长江的诗句: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 《长江之歌》采用第二人称来写,好处是(让人读起来更亲切,更直接地抒发了对长江的热爱、赞美、依恋之情。)
5.比一比,再组词:
溉(灌溉) 健(健美)
慨(感慨) 键(关键)
概(大概) 建(建设)
奔bēn(奔跑)(奔赴) 磅páng(磅礴)
bèn(奔头儿)(投奔) bàng(磅秤)
▲课后思考题3
答:因为长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资源丰富,所以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因为长江像母亲一样“哺育各族儿女”,像母亲一样用“健美的臂膀”将祖国的高山大海挽在一起,紧密联系,所以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2.三亚落日
1.形容三亚落日的成语:
美妙绝伦、诗情画意、如诗如画、精妙绝伦
2.含有“日”字的成语:
日暮途穷、日积月累、夸父追日、日新月异
3.含有“日”字的俗语:
(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4.有关“落日”的诗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5.《三亚落日》中作者把落日分别比作(顽皮的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感染”一词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落日色彩的绚丽夺目,同时这样的景色也感染了作者。
6.落日的变化过程分别是:收敛了光芒——慢慢地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入水。
7.字的解释:
美妙绝伦 绝伦,独一无二。绝:超出一般,独一无二。伦:类,比。(同类)
赤朱丹彤 赤:红色。朱:大红色。丹:红色。彤:红色。
硕大无朋 硕:大。朋:比。大得无与伦比。
8.与“赤朱丹彤”结构相同的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琴棋书画、亭台楼阁
9.比一比,再组词:
悄qiāo(静悄悄) 溢(洋溢) 敛(收敛)
qiǎo(悄然无声) 益(良师益友) 脸(脸庞)
屑(玉屑银末)
懈(松懈)
泻(一泻千里)
泄(水泄不通)
▲课后思考题3
(1)“担心”贬义褒用。表现了“白鸥”飞得很低,也体会到三亚海水之蓝,表达出作者对三亚风情的热爱。
(2)从“生怕”一词可以体会到人们在全神贯注地欣赏落日之美,表达了人们对落日的喜爱、欣赏、留恋、惊叹之情。
3.烟台的海
1.烟台恰是北面临海,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是:冬日凝重、春日轻盈、夏日浪漫、秋日高远。
2.含有“海”的成语:
海阔天空、排山倒海、人山人海、五湖四海
3.有关“海”的诗句: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课文先写冬天烟台的海是因为冬天烟台的海的景象最为壮观,让人惊心动魄,最能体现烟台的海“独特”这一特点。
5.每个季节人们的活动,可以概括为:冬天,不畏严寒;春天,播种希望;夏天,人海相依;秋天,充实忙碌。
6.比一比,再组词:
峻(崇山峻岭)(险峻)
俊(俊俏)(英俊)
竣(竣工)(完竣)
嬉(嬉笑)(嬉戏) 凳(石凳)瞪(目瞪口呆) 蔚(蔚为壮观)(蔚蓝)
嘻(笑嘻嘻)(嘻嘻哈哈) 登(登山)蹬(蹬腿) 慰(安慰)(慰问)
▲课后思考题2
(1)“涌浪”“扑向堤岸”,“扑”写出了巨浪汹涌、惊涛拍岸的气势,让人感受到烟台的海的壮观景象。
(2)“浪花”“扑上来”,“扑”体现的是“微波泛起”的可爱与轻盈。
▲课后思考题3
答:说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烟台的海是“广阔的背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烟台的海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4.记金华的双龙洞
1.《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叶圣陶。他的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2.课文是按参观浏览的顺序来写的,顺序是: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3.洞口的特点:宽、高,外洞的特点:大,孔隙的特点:窄、小、险,内洞的特点:黑、奇、大。
4.课文写小船的小是为了突出孔隙的小,写“我”仰卧的感受也是为了突出孔隙的窄、小、险。
5.“溪流”是文章的另一条线索。泉水流经的路线,依次是: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
6.描写祖国风景名胜的成语:名山大川、美不胜收、鬼斧神工、别有洞天
7.比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