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理解性默写题库.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劝学》理解性默写(一) 1.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学习作用时用了五个比喻,先用“ , ; , ” 来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强调学习能够弥补不足。 2.韩愈《师说》中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与《荀子·劝学》中“ , ”的观点相同。 3.《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警喻说:“ , ; , 。”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5.“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积累就有大收获,故荀子说“ , , 。” 《劝学》理解性默写(二) 6.荀子在《劝学》中用蟹作喻强调学习必须专一的句子是“ , , 。” 7.荀子《劝学》中的“ , ”二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8.荀子《劝学》中“ ,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9.荀子《劝学》中“ ”说君子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了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10.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风雨”来抒发感情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 ,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1.《劝学》中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的比喻句是: , , 。 , , 。 《劝学》答案 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青 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6.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7.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8.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君子性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10.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 11.木直中绳 輮以为轮 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 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 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