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侯禹高速公路E4合同段
路基强夯试验段
施工方案
山西路桥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侯禹高速公路E4合同段项目部
强夯法试验段施工组织设计
我标全线均处于湿陷性黄土地基地段,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地质资料,我标准备在大面积强夯施工前,选取一处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实验区进行试验段的试夯施工,确定合理施工技术参数,指导大面积施工,以下为我标初步制定的试夯方案。
试夯地点
K41+787--K41+825 夯击面积30米×30米。
二、施工组织机构
组 长:姚晋勇
副 组 长:杨小晶 胡雁峰
组 员:杨 胜 赵宝玉 戎俊齐 赵军 曹正武
三、施工机具
夯锺选用18T圆台型平底锤一台直径3。0米(底面积7。07平方米)及相应脱钩器;履带式起重机,试验检测设备。
四、施工工艺
1、强夯前对现场地质进行土的土工试验及各种原位测试,测定土层干容重、土的含水量、天然密度、液限、塑限、承载力、承载比等指标。
2、试夯前用T160推土机清理地表腐质土并平整场地,检查(调查)场地范围内是否有构造物及管线等设施,以防破坏。
3、放线、测量整平后地面标高,用白灰线洒布夯点。
4、进行试夯施工
(1)吊车就位,按设计夯击能校正夯锺落距。
夯锤落距为: 18T h = 2500×103J =14.17m
18×103×9.8
(2)夯点布置
按梅花型布置夯击点,夯击点间距横向为8米,纵向为4米,第二遍为“间夯”,后面为满夯。夯点布置示意图及满夯夯点布置示意图见附图
(3)夯击顺序
从路基边缘向内夯击,夯击边缘线以设计为准。
(4)夯击点数,第一遍拟夯六击,第二遍拟夯六击,最后一遍满夯六击。
(5)每击点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隆起时停止夯击,实测最大沉降量。然后推平第一遍夯坑后进行第二遍夯击,第二遍夯击完成后推平进行第三遍满夯。。
6、在最后一遍夯击完成7天以后进行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试验检测项目与强夯前相同。对于构造基地还应增加标准贯入试验,按3点/5000m2且不少于3点进行,孔位随机布置,并与强夯前测试数据对比分析,按设计要求处理深度和标准对强夯效果进行判定,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开始路基填筑或构造物施工,如强夯效果不能满足要
求时,可补夯或调整参数再进行试验确定正式施工采用的技术参数。
7、强夯施工注意事项
(1)两遍夯击之间间隔时间为7天。
(2)夯击时落锤应平稳,夯位准确,如错位或夯坑底倾斜过大,用砂土将坑底整平后再进行下一次夯击。
(3)夯击过程中,测量每个夯点每夯击1次的沉降量,并计算相邻两击平均夯沉量。
(4)做好下列监测和记录工作:
a、开夯前检查锺重和落距。
b、每遍夯击前对夯点放样复检。
c、每个夯点的夯击数和每击的夯沉量
(5)观测强夯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
五、安全保障措施
1、强夯安全距离为20米,强夯前用白灰线标出安全距离。
2、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布置检查工作,确保无无关人员、车辆进入施工现场。
3、施工前进行施工设备的全面检查,保证施工机械正常运转。
附件:1、夯点布置示意图及满夯夯点布置示意图;
2、强夯施工记录表
强 夯 施 工 记 录 表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地下水位及土质:
施工区域: 施工机械: 夯锤重量: 底面积及落距:
夯点编号 施工日期 夯前
标高 夯前相对塔尺读数 沉降量标高显示相对塔尺读数(㎝)/夯击次数 夯后
标高 最后二次沉降差(㎝) 月 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总锤击数 总沉降量(m) 1 2 平均 注:表中只记录强夯施工最后3击的读数,前几击用“√” 现场施工负责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介绍.doc
- 商务谈判策略考核案例介绍.doc
- 西安交通大学16年9月课程考试《中央银行学》作业考核试题要领.doc
- 初一生物上册练习题概念.doc
- 金融企业会计阶段练习教学.doc
- 沈师08级商业银行学期末复习介绍.doc
- 中国西北商会章程要领.doc
- 消费税纳税申报实务操作摘要.docx
- 储量计算相关图件的制作方法概念.doc
- 第311F章 空气污染管制(指明工序)规例九概念.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