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的形成原因及其入清后的发展情况
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的形成原因及其入清后的发展情况
【摘 要】 晚明是 中国 书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浪漫主义书风对中国书法的 发展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从不同角度对晚明浪漫主义书风的形成原因及其入清后的发展情况作简要阐释,以还原 历史 的本来面目。
【关键词】 童心说;书法本体论;崇古迈今;台阁体
在中国书法史上,晚明 社会 突然出现了一大批风格相近并且具有浓重改革精神的书法家,他们的创作思潮被称为晚明浪漫主义书风。这一现象的出现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 问题 作简要阐释,以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从宏观上讲,晚明出现重大社会变革从而导致思想大变革是晚明浪漫主义书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明中叶以后,江南 经济 大发展,而且明王朝的经济已经融入到全球经济的大发展中,在江南的部分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或者说是商品经济的萌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市民阶层,一条鞭法改革使他们去了生活的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消费和享乐,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 艺术 需求,艺术家作为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要求;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些城市开始出现了艺术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书法家对于书法形态美的追求便成为一种 时尚 ,晚明书法家就是在这样的追求中不断锻造着中国书法的外在表现形态。
与经济的大发展相对的是 政治 的黑暗与腐败。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专制统治达到极致的时期,但是,正所谓物极必反,在宦官专权和东西厂特务组织的横行中,大明王朝终其260年历史始终解决不了并最终将自己送上绝路的问题就是皇帝与士人的关系。弘治时,孝宗皇帝与士人关系融洽,但武宗继位后却开始与文官集团展开对抗,而弘治朝成长起来的具有远大政治理想和强烈责任感的士大夫又绝不会轻易向皇权低头,不少人遭廷杖贬谪甚至杀头,生命的价值标准问题由此变得相当突出,张扬自我、挣脱思想桎梏的思想倾向越来越重。王阳明的心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后来又有心学左派的泰州学派和最终将心学推向顶峰的李贽“童心说”出现。表现在书法艺术上,就出现了徐渭主张寄兴强调天成的艺术思想,袁宏道称赞他“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张瑞图书法则另辟蹊径,属于大写意范畴,那滔滔不绝的气势、率直 自然 的挥运和不拘常规的用笔,既反映了当时人的躁动心态,也表现了作者激越的情怀。其他晚明书法家诸如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人也都从表现和现实的角度出发,张扬个性,发散内心的苦痛,展现真实的自我,所以,这一时期形成的一系列思想潮流对浪漫主义书风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书法本体论的角度来说,这又是中国书法发展的内在问题暴露乃至激化的结果。在明代,书法的发展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书法形态学和价值理念的紧张与冲突问题。随着字体演变的完成,中国书法发展的“道——艺”价值学与形态学二元平衡的模式到唐代已基本完成。到了宋代,这一模式就开始出现对立与冲突,虽然苏轼和黄庭坚试图以禅宗论书来维持“道——艺”两种价值理念的平衡,但他们的这种努力又因为禅宗不是原来的儒家道而带上了异化的色彩。天才书画家赵孟頫高举二王的大旗作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勉强维持了道——艺的二元平衡。但是到了晚明,因为帖学资源的耗尽,书法家们开始了自己新的探求。黄道周和傅山坚持书法的价值理念高于一切,作字先做人,他们不断贬低书法形态理念的地位或者干脆否定书法形态的重要性,这也最终导致了他们在个人的生命价值立场上一个为国捐躯一个终身不仕。而王铎和张瑞图则在书法形态学的审美意义上走了很远,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书法的审美形态进行重塑,终于使中国书法在那个 时代 出现了惊人的一变,但这也导致了他们对于书法价值理念的忽略或者说是不重视,他们一个为魏忠贤题了生祠一个降了敌国接受高官厚禄。这两条发展途径从根本上说是殊途同归的,他们的共同意义就在于彻底打破了书法艺术的“道——艺”二元平衡,使中国书法在走向极端的路子上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从书法家的主观表现来说,晚明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动荡不安使书法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中去,但在一定程度上却促成了他们艺术思想的自觉。在内忧外患中,王铎曾弹劾主和派的杨嗣昌,但换来的结果却是险遭杖刑,无奈之下他也只有告老还乡,后来他降了清委曲求全地活了八年,这八年中他把所有的复杂心情全部付诸于笔端,正如刘恒先生所说:“这种艺术化的生活,一方面可以保证自身的安全,不会引起异族统治者的敏感和猜忌,同时也使这些生活在冷落歧视中的知识分子获得精神的解脱安慰,并找到自身的价值”;张瑞图在被逼无奈中为魏忠贤题了生祠,崇祯三年被罢官遣归,以后的十一年里他就一直活在屈辱和自责中,只以书画为乐;黄道周、倪元璐报国无门,纷纷以身殉国,他们把自身的价值追求紧紧地和爱国联系在一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