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究:抗日战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国际因素: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正义性的反侵略战争 最主要原因:是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抗战 第五篇章 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年,国共第二次对峙) 思考:抗战在1945年已经结束,为何内战没有马上爆发? 两种命运的较量 中共 国民党 争取和平民主、建立联合政府 坚持一党独裁、专制、内战 中共“七大”召开 蒋介石内战的方针早已制定,为什么他还要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结果如何? (07广东)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 )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A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 飞抵重庆,进行谈判。 走出机舱,向欢迎的群众挥帽致 意。 1、重庆谈判:1945年8月,签订《双十协定》 3、内战爆发:1946年6月 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召开 1、内战爆发的标志: 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__________ 中原解放区 2、战争进程(防御—进攻—决战—胜利) (1)战备防御: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 粉碎重点进攻(陕北、山东) (2)战略进攻: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对国民党形成“品”字形进攻作战。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内战爆发的标志: 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__________ 中原解放区 2、战争进程(防御—反攻—决战—胜利) (1)战备防御: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中原) 粉碎重点进攻(陕北、山东) (2)战略反攻: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对国民党形成“品”字形进攻作战。 战略反攻,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也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2008年广东文基)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46年6月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47年6月 195 万人 373 万人 1948年秋 280 万人 365 万人 1、内战爆发的标志: 2、战争进程(防御—反攻—决战—胜利) (1)战备防御: (2)战略反攻: 战略反攻,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也是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历史转折点。 (3)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 ①条件: 解放军力量超过国民党军(时机成熟) ②过程: 辽沈、淮海和平津(胜利) ③影响: 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解放长江以北 渡江战役,南京解放:1949年4月23日 南京总统府,蒋介石办公桌上的日历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民国三十八年四月23日。 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内战爆发的标志: 2、战争进程(防御—反攻—决战—胜利) (1)战备防御: (2)战略反攻: (3)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 ①条件: 解放军力量超过国民党军(时机成熟) ②过程: 辽沈、淮海和平津(胜利) ③影响: 国民党主力被消灭 (4)渡江战役(4月21日): (5)南京解放(4月23日) 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粉碎重点进攻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国民党主力 基本被消灭 粉碎全面进攻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3、内战爆发:1946年6月 1946.6——1947.6 1947.6——1948.9 1948.9——1949.1 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春,乡村转向城市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1949年10月1日 1)标志着中国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的结束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历史的结束; 2)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民摆脱了殖民主义的统治,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从而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3)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从而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4)使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成为中华民族走向新生的历史转折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的伟大意义 1.第一阶段(1840年—19世纪末) 特点:农民阶级领导的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