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毛茛科
味 连 雅 连 云 连 ? 【显微鉴别 】 皮层较宽, 散有鲜黄色椭圆形石细胞,中柱鞘纤维成束, 或伴有少数石细胞, 均显黄色。 味连: ?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 维管束外韧型, 呈断续的环形排列束间形成层不明显。韧皮部可见黄色细长的石细胞。射线宽窄不一; 木质部细胞均木化。 中央髓部均为薄壁细胞, 无石细胞群。 味连 雅 连 云 连 粉末特征 ②纤维 鲜黄色;韧皮纤维纺锤形或棱形,多成束,有时与石细胞相连结,较粗短,壁厚,胞腔小;木纤维较细长,壁较薄,木化,纹孔稀疏。 ①石细胞 鲜黄色;类圆形、类方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壁厚,有的层纹明显,纹孔细小,孔沟有的分叉;有的石细胞壁较薄,胞腔较大。 R1 R2 R3 R4 R5 小檗碱 O-CH2-O OCH3 OCH3 H 黄连碱 O-CH2-O O-CH2-O H 甲基黄连碱 O-CH2-O O-CH2-O H 掌叶防己碱 OCH3 OCH3 OCH3 OCH3 H 药根碱 OH OCH3 OCH3 OCH3 H + OH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抗炎、抗溃疡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Conclusions: Berberine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and dyslipidemia. 【功效与主治】?味苦,性寒。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用于烦热神昏、心烦失眠、湿热痞满、呕吐、腹痛泻痢、目赤肿毒、口舌生疮、湿疹、烫伤、吐血、衄血。用量3~9g;外用适量。 【来源】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去外皮的根。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多为栽培品。 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及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芍药主产于内蒙古和东北等地,川赤芍主产于四川。多为野生品。 白 芍 Radix Paeoniae Alba 赤 芍 Radix Paeoniae Rubra 【植物形态】 芍 药 川 赤 芍 杭白芍(浙江丽水、东阳) 亳白芍-安徽亳州 多伦赤芍-内蒙古多伦 “糟皮粉渣气微香” 【性状鉴别】 白芍药材 白芍饮片 (带角质光泽的硬粉质状态) 根圆柱形,两端平截。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赤芍药材 赤芍饮片 根圆柱形。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并有须根及横向凸起的皮孔。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显微鉴别】 1.含糊化淀粉细胞 2.草酸钙簇晶 3.导管 4.纤维 1 2 3 4 2 【化学成分】芍药苷。芍药苷在80度下会水解,并且会随着时间的延长水解的量增加。 芍药苷 芍药苷 白芍 赤芍 【功效】 白芍 性微寒,味苦、酸。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赤芍 性微寒,味苦。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来源】 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主产于安徽、河南、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牡丹皮 Moutan Cortex 性微寒,味苦、辛。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功效】 四川垫江 安徽铜陵 凤丹皮 川丹皮(垫丹皮) * 草本。叶片多缺刻。聚合瘦果或聚合蓇葖果。 本科约50属,2000余种,主产北温带和寒温带,我国分布41属,700余种,其中药用的约34属,400余种。主要的属有黄连属(Coptis)、乌头属(Aconitum)、芍药属、升麻属、铁线莲属、唐松草属、白头翁属、毛茛属、翠雀属、飞燕草属等。主要的生药有:黄连、乌头、白芍、赤芍、牡丹皮、附子、升麻、白头翁、川木通、威灵仙、毛茛、福寿草等。 本科植物化学成分主要有:1. 生物碱 主要为异喹啉类生物碱,包括苄基异喹啉生物碱,主要存在于黄连属、唐松草属、翠雀属等;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主要存在于唐松草属;二萜类生物碱,主要存在于乌头属、翠雀属,如毒性很强的乌头碱。 2. 毛茛苷为毛茛科特征性成分之一。普遍存在于银莲花属、毛茛属、白头翁属、侧金盏花属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安全规程培训.ppt
- 20150717世界的气候刘茜.ppt
- 4第1章第3节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ppt
- 5-1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教程.ppt
- 3shape口内仪使用说明.ppt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增材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