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5-1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教程.ppt

5-1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教程.ppt

  1. 1、本文档共1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1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沉积学及古地理学教程

第五章 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 第五章 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 沉积环境分析(沉积相分析)是对具有指示环境意义的成因标志进行综合分析,然后与沉积环境模式进行比较,从而恢复古代沉积环境的方法。 成因标志是指具有成因意义、能反映岩层形成条件的各种特征。概括起来可归属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三方面标志。 第五章 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 第一节 沉积构造标志 第二节 岩石结构和粒度标志 第三节 岩矿成份和地球化学标志 第四节 判别沉积环境的生物标志 第五节 古水流的判别标志及其环境意义 第六节 砂体的形态与分布特征 第七节 测井曲线的沉积环境意义 原生沉积构造:指沉积物沉积时或沉积后不久,以及在其固结以前所形成的构造。它能反映沉积时的沉积介质性质和能量条件等信息。原生沉积构造及其组合或序列是划分沉积相、判别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 次生沉积构造:在沉积物压实或成岩过程中生成的沉积构造,它反映成岩环境。 根据成因沉积构造可分为三类:其中物理成因和生物成因构造基本都是原生构造,化学成因构造大部分属于次生构造。 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沉积物在沉积时以及沉积后不久,在流体流动、重力等物理因素作用下而产生的沉积构造。 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沉积时期和沉积期后由结晶、溶解、沉淀等化学作用在沉积面上或沉积物中所形成的沉积构造,其中大多数是在沉积物压实和成岩过程中生成的,属于次生沉积构造。 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生物活动或生长而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 第一节 沉积构造标志 一、沉积构造的概念及分类 二、物理成因的沉积构造 (一)流动构造 (二)准同生变形构造 (三)暴露构造 三、化学成因的沉积构造 四、生物成因的沉积构造 (一) 流动构造 流动构造是最重要和最常见的沉积构造。是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由于介质的流动在沉积物表面及内部形成的各种构造现象。 1、层面构造   层面构造是指保存在沉积岩层面(顶面或底面)上的各种特征。其主要类型有:波痕、细流痕、剥离线理、冲刷痕、压刻痕。 (1) 波 痕 《1》波痕形态要素 脊点:波痕纵剖面上的最高点;波峰:过H/2点的水平线以上部分; 谷点:波痕纵剖面上的最低点; 向流面:波痕中面向流动方向的缓倾斜面; 背流面:波痕中背向流动方向的陡倾斜面; 波长(L):相邻的两个脊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波高(H):波痕的脊点与谷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波痕指数(RI):波长与波高之比(L/H); 对称指数(RSI):向流面水平投影长度与背流面水平投影长度之比(L1/L2) 随介质能量的减弱和悬浮载荷的增加,前积层形态由直线型?切线型?凹型?S型。 《3》波痕的类型   波痕的大小、形态、对称性、成因类型各有不同,按成因类型分为: A.水流波痕 B.波浪波痕 C.干涉波痕和改造波痕 D.弧立波痕 E.风成波痕 A. 水流波痕 由单向水流作用在床沙表面所产生。特点:a、形态不对称;b、波峰、波谷较圆滑;c、重、粗颗粒多在波谷。 据形态和大小分4类:小型水流波痕、大型水流波痕、巨型水流波痕、逆行砂丘。 小型水流波痕:规模较小,波长在4-60cm,一般不大于30cm;波高0.3-6cm;波痕指数大于5, 多为8-15。按其波脊形态又可进一步分为直线形、波曲形、链形、舌形、新月形和菱形,波脊形态主要与流速、水深有关。一般来说,随着水深的减小,流速的增大,波脊的形态由简单变复杂。 按波脊形态,分为5-6类:随水深减小和流速增大, 波脊的形态由直线形? 波曲形?链形?舌形? 新月形?菱形 大型水流波痕:其波长下限为60cm, 最长可达30m, 波高为6cm-1.5m。波痕指数大于15。主要产生于中、粗粒沙质床沙中。   巨型水流波痕:其波痕长度大于30m。波高可达数米;波痕指数大于30。其波脊以直线形为主,多分布在较深的浅海和大型河流中。 逆行砂丘:是指在浅水急流条件下(即福劳德数1),由表面流在沉积物表面上产生的一种与水面波同相位的波痕状底形。与一般的波痕形成作用相反,通常其背流面一侧遭受侵蚀,而在向流面一侧进行堆积作用。故向上游方向移动,称为逆行沙丘。它多见于海滩、潮坪、河流环境。 大型水流波痕 B.波浪波痕   是由波浪作用于床沙表面而产生的波痕,据其对称程度可分为对称波浪波痕和不对称波浪波痕。  波浪波痕内部常发育人字型纹层。 不对称浪成波痕和水流波痕的区别:  ①浪成波痕的波脊往往出现分叉与会合的特点, 水流波痕的波脊则多中断并被别的脊代替;  ②波长小于4.5cm的不对称波痕一般都是浪成, 浪成波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