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字串珠妙教古文
一字串珠 妙教古文
――《小石潭记》《满井游记》《湖心亭看雪》“一字串珠”式教学尝试
武汉二中 张慕元
本文发表于国家级核心期刊《 语文建设 》08、4 ( P43)
《小石潭记》、《满井游记》和《湖心亭看雪》三篇古文都属于山水游记散文,均被选入了多种版本的初中教材之中。这三篇文章写景状物皆可谓妙笔生花,让人赏心悦目。从思想上看,又都意蕴深远。如何将这些美文通过最优化的教学让学生品出其中独特的滋味来呢?很显然,用传统的逐句落实的文言文串讲方式肯定难以实现这个目标的。新课标倡导要让学生“自主体验”,像这样的美文,更应如此。看来,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要开辟一条出让学生披文入情、自主鉴赏的“通幽”曲径。
备课中,通过细心品析,我发现这三篇文章都可各用一个字(摘出或提炼出来的)来串领全篇。通过这一个字可以将相应的课文中的景、情、理等各种美好的“珠子”一线牵拽出来。可以带来生动活泼、紧凑高效的良好课堂效果。
一、《小石潭记》:美
这一课过去也有的老师曾指导学生用“石”、“水”、“潭”“清”来串起全文。这虽然也能促使学生深入学习课文,但感觉到不如“品美”“感悟美”更直接,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
我决定引导学生围绕“美”字来欣赏此文。通过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品赏:1、本文的景物描写给我们最主要的感受是什么?2、有哪些景物很美?3、这些景物给人什么样的美感,你是如何感受到的?请填空,并说说理由:
美
景 水 声 之 美 潭 水 之 美 石 头 之 美 树 蔓 之 美 游 鱼 之 美 溪 流 之 美 环 境 之 美 这个表格的切入角度具体,对学生的激发性较大,学生如果不深入课文中,去自主领会,是不可能填好此表的。这项活动掀起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潮。学生顺着这个“美”字的曲径,兴致盎然地品味着、讨论着。最后的回答也很精彩。比如:水声――悦耳之美/金石之美;潭水――清秀之美/空灵之美/澄澈之美;石头――奇异之美/野趣之美;树蔓――生机勃勃之美/青翠自然之美;游鱼――活灵活现之美/自由欢愉之美;溪流――蜿蜒之美;环境――清幽之美/空寂之美……
一个“美”字让学生品得主动,品出了独到的感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现和体会。有的地方还出现了激烈的争论。如:潭中的石头,有的说体现了一种奇形怪状的美,有的说是自然之美,最后有一位同学认为:石头“卷”“出”“为坻”“为屿”……浑然天成,这就有一种“野趣之美”,就好比“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横”字,让人一下子置身于无拘无束的旷野之中。同样,人们喜欢看山野中的石头,就是喜欢那种野趣美。这个回答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这表明学生不仅有了各自审美感受,而且很独特,很细腻。
然后,再提一个问题:面对如此美好的景物,作者为什么感到“其境过清”呢?
学生顺势地又领会了作者怀才不遇,横遭贬谪的压抑心境渗透到景物描写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这样环环相扣,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的理解。
二、《满井游记》:细
《满井游记》也是一篇精美短文,本文最精彩的地方在于作者精细地描绘了出了大地冬去春苏的细微的变化。观察入微,描写精妙生动。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自己去领会本文的这种妙处。
我以启发式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自主欣赏:罗丹说过,美存在于发现者的眼中。请大家仔细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不是善于捕捉季节变化的高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为什么?用“本文的描写细在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的句式,说出你的发现。
学生很快发现了,纷纷回答:
1、细在“土膏微润”,表现春天来了,大地回暖,空气不再干燥,温湿的空气使干燥的土壤也湿润了。作者细心地观察到了这一变化。
2、细在对水的描写上:“冰皮始解”写出了春暖冰融的变化。“波色乍明”“晶晶然如镜之新开”又写出了水经过了一个冬季的沉淀,水质极为清亮的特点。春日明媚,所以水面反光更强、更明亮。“鳞波层层”有突出了春风微拂,水波微兴的特点。而“冷光之乍出”又体现了冬末春初的春寒料峭时,水光闪亮而天气仍然寒冷的独特季节特点。
3、细在对山的描写上:冬雪融化后,山体以崭新的面貌再现,所以清新“如洗”。再加上春天的天空由暗变蓝,在蓝天衬托下,山脉更加美好,所以是“鲜妍明媚”。春天的润泽使山峰清秀朗润,所以如同“缋面而髻鬟之始掠”的“倩女”一般,梳妆一新,秀美可人。
4、细在对柳树和麦苗的描写上:“柔梢披风”写出了柳枝由僵硬返青,恢复了活力和婀娜,“麦田浅鬣寸许”又写出了初春时,麦苗短小,然而生机勃勃,如同“草色遥看近却无”……
随后还发生了课堂争议,有学生回答:“毛
文档评论(0)